N海都记者 梁展豪 林涓 文/图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以优美的环境成为福州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公园内出现了一条“牛奶溪”。记者调查后发现,溪流的源头在晋安区寿山乡叶洋村,数名工人在河边搅拌水泥建设沟渠,灰色的泥浆随着清澈的溪水蔓延至下游数公里。而面对这一情况,寿山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称:“很正常。”
施工泥浆往下流 致溪水发白
23日上午,记者来到森林公园,在“桃花园”旁的小溪中看到了市民所说的水体发白现象。溯流而上,发白的痕迹愈发明显,有的还呈现出灰白色,如“牛奶”一般,但没有明显异味。一位经常来森林公园散步的依伯说,最近一段时间他也注意到溪水并不如往日清澈,变得十分浑浊。
这些发白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地图软件显示,森林公园的溪水源头是晋安区寿山乡叶洋村。记者随即驾车到叶洋村桥头水岸生态农场附近,找到了溪水源。只见水源区域的水一片翠绿,十分清澈。但航拍画面显示,一公里之外的水流变得浑浊不堪,呈灰色,沿着溪道向山底潺潺流去。
记者注意到,这些污水是从一片稻田里流出的,而田地里有不少黄泥土和灰色的水泥浆。工地现场有四名工人正在进行施工作业,有的在翻土,有的在搅拌水泥,不远处还停放着一辆挖掘机。距离施工现场约100米的水管出口正在往山涧排放深灰色的泥浆。现场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溪水原本有四五米宽,正值枯水期,工人们借此机会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完工后可增强防洪能力。然而,记者在施工现场并未看到任何施工告示牌。
寿山乡叶洋村:没有其他排水途径 施工必然影响水质
根据地图软件测算,叶洋村内的溪水源至森林公园桃花园附近有近3公里。这条溪水最终汇入福州市区重要的水库——八一水库。据常在公园游玩的市民反映,上周五上午,靠近八一水库的溪水也几乎变成白色。
这么长的水流都出现“牛奶河”的情况,是否施工所用的水泥所导致的?相关部门是否有应对举措?寿山乡叶洋村村主任詹先生表示,森林公园的溪流源头正是叶洋村的桥头溪。目前正在进行的水利工程由寿山乡相关部门组织,大约于十几天前开始施工。他解释说,工程仅在切割石条时会使用水泥,由于没有其他排水途径,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下游的水质产生影响。但他认为,流入下游的是泥土,并非水泥。
为了核实村委会的说法,记者又来到了寿山乡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台风天时,桥头溪的沟渠遭损毁,因此才开展沟渠修复项目。而在面对记者质疑排放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却说,“水泥流入溪水,修水沟这不是很正常吗?”
□法条链接
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泥浆 属违法行为
据了解,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福建省河道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拦水、蓄水工程应当按照调度方案运行,保证河道合理生态流量,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洗砂、制砂以及弃置、倾倒矿渣、石渣、煤灰、泥土、泥浆、垃圾等废弃物。
同时,对违反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禁止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而此处工程施工已有十余日,为何多日排入下游的污水无人治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海都报将持续关注。
奖励报料市民线索费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