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雅璇 文/图
有人从莆田开车前来买锅盔;有人连续排队3天以表支持……近日,位于福州高新区的福建理工大学旁,一家名叫“浙江锅盔”的小摊突然走红网络,摊位前有众多大学生和市民排起长龙,他们不是为了打卡网红美食,而是想帮助摊主夫妇共渡难关。
面对热心的学生和市民,摊主“锅盔大叔”胡先生表示,因妻子生病,目前家里确实遇到困难,但可以通过努力渡过难关,无需社会各界的捐款,希望大家理性消费。(详见海都报10月22日A01版)
10月24日,“锅盔大叔”小摊前,依旧人头攒动。下课后的学生、附近的居民乃至远道而来的热心人士,仍以质朴的方式表达对一个家庭的支持。只不过,忙着揉面、包馅的身影从“老胡”变成了“小胡”。这一天,“锅盔大叔”带着“锅盔阿姨”来到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由肿瘤血液医学中心牵头组织肿瘤内科、乳腺外科、骨科多学科为其会诊。
“上午的首次多学科会诊,各科医生主要是根据此前就诊医院的影像、病理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考虑‘锅盔阿姨’后续还是有靶向药物可以使用的。目前,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目标是希望能够缓解她的疼痛、恢复下肢功能,从而改善她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介绍道。为了做更深入、全面的检查,“锅盔阿姨”也于当日住院。
24日晚,“锅盔阿姨”告诉记者,此前赴老家浙江丽水治疗,开车单程需要七八个小时,自己又会晕车,10月初看完病返榕前还打了止吐针。由于之前对福州的医院并不了解,才选择长途跋涉回丽水看病,此番检查结束后,会综合实际情况考虑在哪家医院就诊。
阿姨表示,对于各方的帮助十分感激,但目前自己更需要静养,希望社会人士尽量减少来医院探望,等待病情好转,她将和“锅盔大叔”一起将这份善意传递给更多的人。
□记者手记
善意“双向奔赴”
大爱接续传递
为什么要排那么长的队买锅盔?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传达了一种共情:想到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也可能遇到病痛,陷入相似的困境,就想献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抱着这样清澈的善念,有的大学生站着排队4小时,有的连续排队三四天。一条爆火的短视频,一次大学内部“吃一个锅盔”公益活动,用将心比心的朴素情感,激发出青年群体心底柔软的善意,成为鼓励年轻人伸出援手的推动力。福建理工学院一位大一的同学说:“虽然我与锅盔大叔、排队的同学们都素不相识,但此刻我感受到我们站在一起。”正如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青年群体正在用“爱心接龙”的行动践行这句话。
而“锅盔大叔”胡先生,不断地借媒体向公众强调“无需捐款”,希望凭借自身努力渡过难关,展现了作为家中顶梁柱自尊自立的一面;面对肆虐的病魔,“锅盔阿姨”也总是笑呵呵,希望能走动后亲手给学生们做锅盔;今年21岁的儿子小胡,已经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担起了家庭的重量。在这一家人身上,看不到怨天尤人,只有谦逊和感恩。
青年群体与锅盔大叔一家,就这样形成了善意的循环。在无数人将从他处得到的善意,又无数次传递到更多更远的人们中,我们才得以走过低谷,越过高山。这些在人群中涌动的善意,总会共振出无限美好回音,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