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林涓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文/图) 一棵棵桫椤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周边的密林里,不时有桫椤叶伸展出来,在风中轻轻摇摆。23日,在福州罗源县洪洋乡民族村长石自然村,洪洋乡林业站站长魏清鹏和村民兰善义正一起在桫椤群落处清理杂草。“近年来,我们村的桫椤越长越多。”魏清鹏欣喜地说道。
“面积不足1亩,竟然有20多株集群,有的高达8米,胸径20多厘米,而且自然更新能力强,这是全省为数不多的集群分布。”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潘标志教授级高工说,去年7月份曾到此处调研,经过收集照片以及对桫椤生长情况与生境初步了解,罗源这片群落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桫椤已有三亿多年的生长历史,繁盛于侏罗纪,曾是远古草食性恐龙的主要食物,被誉为当今时代的“活化石”,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桫椤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长石自然村坑门里山上恰好有一条小溪穿过,加之其气候温暖湿润,为桫椤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从小我就见过桫椤,自家耕地就有两棵,前几年经别人介绍才知道这么珍贵,幸好一直以来我们也都没有去砍伐破坏它。”民族村村民兰善义说,他今年74岁,原先是村里的支书,现在他退休后也坚持巡山,只要有看到桫椤的身影,都会及时记下。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村里共有200余株的桫椤分布在300米的山谷溪边林下。
“目前,我们在桫椤集群处都设立了围栏,防止牲畜进入破坏,同时聘请专职护林员进行日常巡逻,防止山火发生,如有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确保野生桫椤安全。”魏清鹏说,最近许多游客慕名来拍照,也希望游客能自觉保护好桫椤,积极向当地负责人报备,严禁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