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周末去海装展 看最靓的“明星”

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恰逢周末,不妨跟随海都记者的脚步,探访海装“重器”

宁德时代展区展示的电动船艇概念模型

使用聚乙烯材料制造的船舶,被厂商称为“永不沉没”

福建理工大学展示的仿生波士顿大龙虾民用潜航机器人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吴诗榕 马俊杰 文/图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于11月15日至18日在福州举办,同期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海装展有何亮点?11月16日,恰逢周末,让我们继续跟随记者脚步,探访海装展上的“明星”展品。

新型船舶

材料密度小于水

所以“永不沉没”

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一艘新型船舶以其“不沉”的独特设计,成为了本届海装展的“明星”展品。

泛海海工总经理潘岩告诉记者,“永不沉没”并非空穴来风。这艘船用聚乙烯打造,材料密度小于水。在水中,它会因为密度差异而浮在水面上,而且用聚乙烯制作出来的船舶的韧性是钢的12倍,这使得船只在碰撞时能够像气球一样弹回,大大降低了损坏的可能。

对于用木材、金属或玻璃钢等材质制成的船舶而言,无论大小,在水中航行一段时间之后,船体往往会附着大量浮游生物和贝类,影响船舶的安全性和能耗。潘岩说,公司研发团队通过材料改性技术,使船舶表面形成了一层光滑的涂层,配合聚乙烯本身惰性特性,可以有效防止贝类等生物的附着,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除了耐撞、耐磨等出色的物理性能外,环保是该艘新型船舶的又一大亮点。潘岩说,由于使用了聚乙烯新材料,船舶无需再像传统船舶那样使用油漆进行船体喷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废渣、废水、废气的零排放,杜绝了对环境的污染。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艘新型船舶已在山东省投用,被运用至应急指挥救援、海洋渔业以及近海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

福建理工大学

按市场需求

设计水下机器人

“小龙虾”机器人、配有履带的网箱作业机器人、“子弹头”网箱鱼病检测机器人……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一个圆形双层岛台吸引了不少市民注意。这是福建理工大学展区,馆内陈列着该校学生在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大赛上的30余件优秀参赛作品。

据介绍,本次展区的岛台管道区域,汇聚了小型化、民用化、智能化、商业化的水下机器人、无人船舶等新产品,另一侧的海洋测绘展区,则展示了与海洋测绘相关的软硬件产品。此外,还有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的探测系统、重力仪设备等。

在众多作品中,一款小型水下作业机器人尤为引人注目。它下方由两条履带支撑,上方则是一个红色的方形装置,中心装有一颗摄像头。“这款机器人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的,可解决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的网衣清洗难题。”福建理工大学的指导老师曹博士说,网箱体积庞大,且频繁浮动,难以清洗。这款机器人的四个飞行器反向推力的设计,让机器人紧紧附着于网衣上,履带设计既是动力装置,也增加了摩擦,让机器人能够更加紧密地贴合网衣,从而进行清洗。

“这款‘小龙虾’造型的装备,整体模仿海洋生物的结构,搭配推进器、驱动器件等零件,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结构设计、动力驱动、运动控制及通信等复杂场景。”曹博士说,希望通过末端倒推的方式,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广水下机器人,服务更多的应用场景,并通过产学研等合作平台,把现有的技术、成果推广到市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