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雪薇
近日有福州市民发现,永辉生活上架了一款“听妈妈话”细竹鞭,引发了热议。“永辉你是懂福州的,细竹鞭卖断货了,有娃要吃‘竹笋炒肉’了。”网友笑称。细竹鞭带给福州人的是怎样的“童年记忆”?这款产品的上架,是在鼓励体罚吗?
“竹笋炒肉”,福州人共同的“童年阴影”
细竹鞭是啥玩意儿?那是一束有着许多分叉的细竹枝子,在尾部用绳子扎起成一束,像从竹扫把上揪下来似的,福州人叫它“箠囝”(音qǖ giān),这可是福州人教育“熊孩子”的“独门秘技”。别看它轻轻细细的,打人可疼了,小时领教过它的“厉害”的娃们说起都为之胆寒:“挨过打的地方会肿起来,疼得哇哇叫,但隔天痕迹就消了。”
更多时候,恐惧从妈妈们拿出“箠囝”,呵斥“汝故焦打辩(你还狡辩)?股川䫌(音pě)(屁股)痒啦”就开始了。福州话里有“容猫上灶,容囝不孝”这样的俗语,虽说孩子个个都是父母的“依命”,但在老一辈眼中,小小的皮肉教训可以快速让孩子长记性。因此,细竹鞭的“心理杀伤力”也是很强的,强到多年后上架永辉的细竹鞭,也能勾动无数福州人的“恐惧DNA”。
这一波细竹鞭上架,也将这种“心理威慑感”拉满。记者在商品详情页看到,这款“听妈妈话”细竹鞭的材料为“凤尾竹干枝”,售价为8.9元,推荐卖点为“家中常备”“用心选材”“不伤孩子”,更在产品特征推荐中写明“韧性好 不易断”。“已售完”的销量,加之有购买者在评论区晒出“要是再长一点就更好了”的评论,颇有“不吓哭你不罢休”的气势。
这款细竹鞭的售卖,真的是为了给家长买来打孩子的吗?永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永辉生活本着开放多元化的商品经营理念,策划了本次“听妈妈话”的产品。这个产品是娱乐性质的,并非提倡体罚孩子,只是主打一个“情绪价值”,希望激起“70后”至“90后”消费者的童年共鸣,给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氛围提供一波解压话题。产品本身是凤尾竹干枝,属鲜花绿植类中的干枝系列,主要用于家庭绿植景观。目前,这款细竹鞭只有福州市场有售卖,首批备货确已基本售罄,二次补货在途,预计19日晚上线。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创意产品,不会长期销售。
如何科学地惩罚?专家支招
既然“竹笋炒肉”不被提倡,家长应该怎么科学惩罚孩子呢?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白慧表示,为惩罚而惩罚,本身代表着一种人格上的不平等,是一种“强权”。科学的“惩罚”只要让孩子知道错了的直接后果,而非用诸如打骂这样间接后果或者无关的事情来惩罚他。比如孩子到点了不来吃饭,那么大家吃完了,最后孩子没饭吃,这个就是“直接后果”。
白慧建议,诸如罚静坐或罚站这样轻度的体罚可以出现,但这样的方式是有使用的特定情境的,只适用于孩子吵闹、故意制造噪音,或在不适当的场合乱蹦乱跳这样有一定相关性的情况,让孩子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错误。但需注意的是,处罚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在过于显眼或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进行。以改变行为为目的进行处罚,而不是剥夺孩子的尊严,或单纯让孩子感到恐惧。
发稿前记者注意到,永辉生活“听妈妈话”细竹鞭的商品详情页中,推荐卖点已被修改为“天然竹枝”“童年回忆”“环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