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小雪进补 来一碗“糟鸡粉干”

民俗专家称,在福州万物皆可“糟”;红糟搭配时令食材,是独特的闽菜风味

糟鸡煮粉干

N海都记者 吴诗榕/文 毛朝青/图

11月22日,迎来了第二十个节气——小雪。小雪,是初雪降临的时节,意味着冬季即将拉开大幕。虽然在小雪节气期间,榕城遇雪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冷空气袭来,为冬天的到来准备好了“请柬”。那么在福州,小雪节气有何特点,又该“进补”哪些美食呢?

“小雪”不下雪 冷空气致温差大

小雪是与冬有关的第二个节气,古人把“小雪”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一时节,彩虹藏起来没有踪影,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小雪节气是反映降水和气温变化的节气,并不意味着雪花飘零,而是告诉大家,天气即将变得更加寒冷,而在入冬这项大工程上,背后的“推手”则是冷空气。

福州地处南方,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小雪虽至,但福州在小雪节气期间通常不会下雪,即使在冬季,也较少出现降雪天气。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雪节气前后,福州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昼夜温差。白天阳光充足时,气温相对较高,而夜晚则迅速下降,温差可达10℃以上。未来三天,福州最低气温12℃~17℃,25日夜里起受冷空气影响,日最低气温有较明显的下降。而未来十天,福州最高气温变化不大,大部分时段19℃~22℃。

万物皆可“糟” 闽菜的“糟”滋味

小雪节气该吃点啥呢?“小雪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率较高的节气,这时,来一碗祛湿驱寒的‘糟鸡煮粉干’正是时候。”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告诉记者,糟鸡煮粉干中的“灵魂角色”是红糟,而红糟是福州地区酿制青红酒时留下的下脚料,具有活血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天有温中散寒、温胃暖脾的功效。

“过去在农村,我经常看到农民用酒糟拌饲料喂牛,牛很爱吃。喂食后,牛皮毛更加光亮柔顺,长得特别壮。”邱登辉说,人当然不能直接吃红糟,但它已成为福州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味调味品,而作为调味品,这也是闽菜有别于中国其他菜系的标志之一。

邱登辉介绍,在福州,用红糟来入菜比比皆是,上至高端宴席,下至街边小摊,都可以看到红糟的身影。不论食材珍贵或寻常,是素是荤,“糟”都能与之混合,叫“万物皆可糟”。而众多用红糟调制的美味中,“糟鸡煮粉干”是佼佼者,不仅能够祛湿驱寒,更是保健养生佳肴。

“福州民间谚语‘打赤膊吃蛤,穿棉袄吃蚬子’,说的是初冬是吃蚬子的好季节,因为只有这时,蚬子的肉质才饱满,我们现在吃蚬子正当时。”邱登辉笑着回忆称,一勺红糟入菜,一份微醺薄醉,福州人将红糟与时令食材相搭配,赋予了食材独特的闽菜风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