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咳痰气喘不重视 最后他躺平不了

男子查出慢阻肺和肺癌;医生提醒,40%~70%的肺癌患者合并慢阻肺,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严格戒烟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年纪大了,喘两下很正常。”67岁的老张(化名)咳嗽、咳痰、气喘好几年了,但他总是不以为意,或者一笑了之。然而,这种看似正常的症状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健康危机。近日,老张到医院检查,不仅查出有严重的慢阻肺,还合并肺癌。“早知道会这样,我就该早点来医院。”老张后悔地说。

案例:

一直以为“老烟咳” 其实还藏着肺癌

咳嗽、咳痰、气喘,老张出现这样的症状有好几年了,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有些“老烟咳”,不以为意。但后来症状越来越重,最后连走路都困难,睡觉也没法平卧。

他终于坐不住了,在家人的强烈建议下,来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林秀华副主任医师通过详细问诊及完善胸部CT、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发现老张不仅患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阻肺”),还很可能合并肺癌。

肺癌的确诊需要有病理结果,可是老张此时已无法平躺,无法耐受气管镜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医生只好给他安排PET-CT检查,在其左侧锁骨上窝发现了一个结节。结节最大直径虽仅约0.9cm,但PET显像提示转移可能。医生在床边彩超引导下为老张进行左锁骨上窝淋巴结穿刺,最终,病理提示转移性低分化癌;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肺腺癌伴局灶鳞状上皮分化;基因检测提示EML4-ALK融合突变。

医生:

两者互为危险因素 要同防同治要戒烟

明确诊断后,林秀华团队给老张采取了“共病兼治”“癌肺同治”策略,即针对肺癌进行靶向治疗,同时予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积极控制慢阻肺。

目前,老张的咳嗽、气喘明显改善,肺功能检查指标好转,复查胸部CT提示,左上肺病灶明显缩小,双肺小叶间隔增厚大部分吸收。同时,老张的活动耐力也明显提高,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林秀华还提醒,慢阻肺合并肺癌的患者,往往肺功能差,同时存在肺气肿、肺大疱,在行气管镜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前应充分评估风险,治疗时要采取“癌肺同治”策略,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者可互为危险因素。”林秀华介绍,约40%~70%的肺癌患者合并慢阻肺,每年约0.8%~2.7%的慢阻肺患者发生肺癌。

因此,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需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实现早期诊断,并重视肺功能的检查,通过监测肺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改善预后。

“戒烟是预防肺癌和慢阻肺进展和提高生存率的最有效干预措施。”林秀华副主任医师强调道,抗肿瘤治疗同时进行慢阻肺标准化治疗,需要区分主次矛盾,大部分情况下肺癌为主要矛盾,但在疾病的某个阶段,合并症亦需要紧急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