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治日报 重庆日报
近段时间以来,各类与学习门诊相关的话题不断登上热搜榜。10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的消息引发热议。实际上,北京、上海、江苏、河南、广东、广西等地一些医院近年来都先后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主要面向那些不愿上学的适龄儿童。孩子为何“拒绝上学”?又该如何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受教育权?
一家老小全出动
候诊大厅坐满孩子
“上课总是开小差,一个学期下来,课本还是新的。”前不久,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本该是上课时间,北京五年级小学生康康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就诊。
康康母亲满脸焦虑地向医生讲述孩子的情况:“进入四年级后孩子的成绩逐渐下降,到了五年级彻底跟不上课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求助医生。
记者注意到,当时候诊大厅基本坐满了人,有十多位家长带着孩子正在候诊,有的一家老小都出动了。这些孩子多半在埋着头玩手机。
“孩子根本学不进去,不知道是孩子生了病还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进入诊室后,一位在外焦急等待的家长说。
康康向医生倾诉,自己真心想好好听课,然而无论怎样努力控制,还是不由自主地走神。在经过一系列的注意力测试后,康康被确诊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动症。
“康康的案例极具代表性。”接诊医生解释说,在门诊中,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大约为20%,其中男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数量相较于女生要多一些,并且这种情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表现得更为显著。导致学习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多动症,占比达60%以上。“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行”“写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几乎是家长们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
“就拿康康来说,低年级时题目较为简单,他本身智力也不错,所以即便上课走神,也能够跟得上学习进度。然而,随着学业难度的不断增加,多动症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愈发凸显,进而使得他的学习困难情况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上述医生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系特需门诊。记者在官方预约挂号渠道查询看到,整个12月的就诊号源已经全部约满。
部分孩子受家长焦虑情绪影响
北京市民赵琳是10岁男孩童童的母亲,她经常接到学校老师的“投诉电话”,反映童童上课坐不住,动来动去,手里喜欢不停地抠东西,甚至把靠窗位置的墙皮抠得稀碎。他还总影响其他同学,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前段时间,赵琳带着儿子来到北京朝阳一家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在做完200多道测试题后,医生递给她一份诊断结果,上面写着“中度抑郁”,建议吃药观察。过了几日,她在网上看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开设“拒绝上学门诊”的消息,就抢了个号。
在北京儿童医院,医生问诊后并没有给出“抑郁”的诊断,而是说孩子的问题在于“有点紧张”,建议家长多参与孩子成长,不定时带孩子来门诊进行心理辅导,多与大自然接触。
这个问诊结果让赵琳稍微“松了一口气”。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陪伴和医生心理辅导,童童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缓解。赵琳近日告诉记者,她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了,孩子慢慢也能独立完成作业了。
“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可能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也有可能是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家长期望过高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等原因。”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门诊主任靳彦琴说,从就诊情况来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她告诉记者,大多数孩子确实存在就医需要,少部分孩子是因为家长情绪焦虑。患者就诊时,医生通常会先进行专业评估和生理检查,鉴别造成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大多数孩子具有正常智力水平,但在某一学习能力领域可能存在障碍,医生会针对诊断出的问题,给出一些具体治疗和干预的方法,避免和同龄儿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医疗干预
靳彦琴举例说,比如学校开学已将近一个学期,孩子已然适应了学习环境,然而即便有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与帮助,孩子的学习状态依旧欠佳,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完成作业困难、丢三落四等问题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生活时,家长就应当重视了。
靳彦琴介绍,在因为学习问题前来就诊的孩子里,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被确诊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些孩子通常有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冲动等表现。但是“多动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多动症,倘若老师频繁反馈孩子上课存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又或者家长在辅导孩子时深感疲惫,乃至整个家庭状态都因此受到影响,那么就应当及时对孩子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干预。
专注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年的崔永华指出,很多家长比孩子还容易焦虑、情绪失控,这些对孩子是不利因素。家长不当的养育方式会影响治疗效果,这种案例比比皆是。
崔永华提醒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实施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降低孩子发生不良问题的风险。因疾病导致的学习困难,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一定要按时就医,不可随意停药,需要根据孩子的症状、体重和用药效果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
建议:
医院家庭学校合作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业内人士建议,医院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培养更多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康复治疗师等,提高学习困难门诊的诊疗水平。完善诊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学习困难诊疗服务体系,包括诊断、评估、治疗、康复等环节。医院应加强与学校、家庭的合作,形成全方位的治疗模式,为孩子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治疗服务。
此外,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学习困难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和老师对学习困难的认识和理解。医院可以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困难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等。
教育专家李一陵认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他还提到,学校层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对于存在一定学习障碍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家长及时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