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王灵婧)近日,三明市沙县区国有林场以制发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为质押,获农行沙县支行800万元贷款,成为全国首单林业生物资产票据质押贷款。该票据为去年11月在第十八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开幕仪式上首发的六张“林票2.0”之一。
2019年,三明市首创林票制度改革,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合作造林或经营森林,按投资发林票。林票可交易、兑现、质押、继承,将长期收益转化为即时资金,解决了林业融资、流转、变现难题,为全国林业改革提供了经验。
与林票1.0相比,林票2.0将森林经营主体全部的林木资源折资量化形成电子化资产凭证,可交易、流转、质押,也可由金融机构或资产管理机构通过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认购。作为新型的林业金融工具,有效盘活了森林资源,进一步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据了解,此次质押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制设林地面积1688.13亩,优势树种为杉木,林龄19~33年,出材量28954立方米,评估价值833万元,由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严格按照《林业生物资产票据管理办法》制设成林业生物资产票据,经全国公开登记系统登记后,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正式发布。
三明市沙县区国有林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鲍信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林场有2万亩成熟林木亟待砍伐,但因资金短缺一直未能实施。恰逢当地农行走访,沙县国有林场负责人向其询问是否可用“林票2.0”申请质押贷款。经过一系列调查审批流程,双方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成质押手续,随后800万元贷款到账。
据了解,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大力宣传推广首单林业生物资产质押贷款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林票金融化交易,并充分发挥林票的质押权能,为林企和林农解决林业生产中的资金难题,激发林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三明林改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