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文/图
老旧小区改造亮了“面子”,强了“里子”,居民的幸福指数也随之显著提升。临近年关,今年以来泉州鲤城辖区实施的13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部完工,12月17日,记者从鲤城江南城建集团获悉,此次改造提升工作,惠及44栋楼1336户居民,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造提升后 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17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元街道西湖社区湖滨花苑看到,经过一番改造提升,小区环境焕然一新,路面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放,绿化生机盎然,居民们个个喜笑颜开。
“现在小区的环境跟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住起来心情舒畅。”说起小区的变化,居民王先生赞不绝口。尤其是统一规划了电动车停车区域后,安装了充电桩和遮雨棚,大家充起电来方便又安全。
据了解,湖滨花苑建于2000年,为封闭式小区,共有5栋住宅。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小区内路面破损、管线杂乱、雨污混流且管道老化堵塞、公共照明设施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且该小区建造时因未规划停车场,导致内部电动自行车停放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安全。
此次改造提升主要重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新增屋面雨水立管、重新铺设水泥路面、绿化种植、完善照明系统,并改造新建非机动车停车棚,满足居民的停车和充电需求。
而位于鲤中街道百宜巷21号的人民医院宿舍,也重新铺设了水泥路面,进行地下雨污水管道改造,整体路面平整干净,不再积水了。“以前路面破损明显,坑坑洼洼的,老人小孩出行很不方便,下雨天也容易积水,改造后,下雨天时就没发生排水不畅的情况了。”居民陈女士满意地说道。这个建于1994年的老旧小区,共有5栋居民楼,住着89户居民,为封闭式小区。改造前主要存在路面部分破损、部分管线杂乱、雨污混接且管道多处老化堵塞等问题。
落实“四个必改” 全方位提升居住环境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鲤城共投入约1300万元,启动改造13个老旧小区,对道路、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进行修缮及提升。
“此次改造涉及开元、鲤中、海滨、临江、浮桥、江南等街道,项目严格落实雨污分流、阳台立管改造、路灯照明、智能监控、增配楼层灭火器和施划消防通道,加快推进改造通信线路老化和有隐患的管线管道,全面整治小区及完善周边环境等配套设施。”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其中,针对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落实排水管网错接混接改造、破旧管网修复及阳台立管改造;对供电设施改造时,同步落实供电线路老化改造、用电设备老旧改造等工作,与属地供电公司加强沟通对接,按照小区电力设施未移交的原因分类施策做好移交,对列入改造计划的小区同步完成供电设施改造和移交。
据悉,自2019年起,鲤城区就已开始通过“轻重缓急”的分类方式,对辖区建成20年以上的小区进行分期改造提升。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严格落实雨污分流、垃圾分类、智慧用电、消防整治等“四个必改”,全方位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自老旧小区改造以来,鲤城区共投入约2.5亿元,先后分4批对辖区30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