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雪薇 文/图
12月20日,在福州台江区上下杭金鱼里7号福建博物院福文化博物馆,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展启动。这是我省首次举办的全省性非国有博物馆文创产品集中展示的重要活动。联展以“福”文化为主题,由德化县顺美海丝陶瓷历史博物馆、龙岩市善书堂客家耕读博物馆、屏南县长青根艺文化博物馆、福建省海丝钟表博物馆、福建省尔雅茶文化史博物馆、福建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等24家非国有博物馆共同参与。
珍宝云集,展现特色“福”文化
本次参展展品亮点迭出,有明代德化窑白釉“福”字果印、清代德化窑青花“福”字纹盘、乾隆赐甘国宝“福”字匾,还有当代的“福”字款建窑银毫斗笠盏等。除了各非国有博物馆选送的“福”文化主题的文物之外,还有陶瓷、木雕、竹雕、大漆、钟表、金属工艺、亚克力等七大系列48个文创品种,可谓“福气满满”。
据介绍,截至2024年,福建省经过审批或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共有47家,占全省博物馆总数的31%。这些博物馆的藏品涵盖了陶瓷器、玉器、漆器、拓片、民俗、根雕、革命文物、化石等多个领域,成为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增长迅速,近5年增加了25家,增长率为89%。
平价文创,颇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76岁的张书岩是福建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馆长,2009年至今,他坚持从退休金中挤出钱来,自费租借、修缮了13座清代古民居,并通过借、租、赠、购、寄等方式搜集古(文)物,办起耕读文化博物馆。由于长期坚持入校办展宣教,他被当地孩子称为“博物馆爷爷”。目前,他的博物馆设展区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现藏历代古(文)物3万余件,成为闽东地区首家非国有博物馆。
“我今天带来三十多件‘福文化’展品,是本次送展最多的非国有博物馆,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欢迎大家来参观。”张书岩开心地介绍。启动仪式上,他与团队带来了拓“福”、剪纸的“福文化”互动体验,不少到场嘉宾也收到他们赠送的一枚“福文创”徽章,显得喜气洋洋。
福建博物院副院长龚张念介绍,如今国潮兴起,传统元素蔚为时尚,50元以下纪念币、书签等平价文创颇受消费者青睐。假日期间,福博平价文创曾创下单日10万余元的销售额,彰显当下文博文创之“热”。“不过,博物馆做文创不是为了盈利。”龚张念强调,好的博物馆文创一定是跟着文物走,将明星文物的故事讲出彩,讲出新。
据悉,本次展览由省文物局主办,福建博物院福文化博物馆、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承办,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盟协办,将展至202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