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严彬睿 李倩
12月21日,福建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开考,全省共有8.2万人报考。对于考生来说,考研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对个人意志力和专注度的重大考验。在备考过程中,不少考生常常遭遇计划制定不合理、动力逐渐消退以及难以长久坚持等挑战。面对这些困境,一个新兴的职业应运而生,“督学员”,顾名思义,监督学习,每日打卡,陪伴学习目标的制定与完成。对此,22日,记者采访多位市民,进一步了解督学员的工作流程、督学服务的有效性及其对考生备考过程的影响。
机构与个人“齐上阵”
有商家月销超2000单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监督”和“督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众多店铺提供此类服务,价格区间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此外,记者发现不同的店铺提供的监督服务各有特色,涵盖考研、考公、考编、健身、作息规律等多个领域,服务对象包括在职人员、中小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等。
记者找到其中一家销量较好的店铺,商品页面显示月销量超过2000单,总销量超过10000单。该店铺提供的督学服务种类丰富,涵盖单项和多项服务,支持视频、打卡、文字交流以及在线自习室等多种监督方式,并根据不同的天数灵活计费。最低价为一日单项服务,仅需6元左右;而最高价则是包含多项监督的月卡服务,定价约为300元。
商家还特别指出,对于选择强力监督学习15天及以上的用户,可以指定特定的监督员;少于15天的,则可以根据个人偏好指定性别。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考研督学员”,发现不仅有培训机构提供督学服务,许多个人也加入了这一行业。这些线上督学员不负责授课,只负责监督学习进度。收费有日结、周结、月结等多种计费方式,具体价格也因人而异。
“考研督学员”门槛低
考生选择时须谨慎
记者了解到,考研督学员根据考生的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督学。他们的工作包括日常跟踪考生的计划任务,确保每天的学习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并在每周结束时对考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复盘,包括抽背和知识点的复习。
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督学员选择计划监督,要求考生通过拍照打卡来证明任务完成情况;有的则采用视频监督,让考生在督学员的实时监督下学习,让“摸鱼”无处遁形;还有的督学员将两者结合,“功效”翻倍。同时,记者还发现一些督学员对考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甚至会要求学生提供手机娱乐板块的使用时长,以此来进一步监督学生的自律情况。
除了严格的监督,督学员还会在日常交流中给予情绪价值或者提供情绪疏导服务,为那些在学习中感到情绪低落或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提供鼓励和支持。
在这些线上督学员中,有不少是名校的毕业生或成功“上岸”的人士。然而,由于成为网上督学员几乎没有门槛,这也导致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个体混迹其中。因此,考生在选择督学员时必须谨慎,仔细甄别,以确保找到真正靠谱、能够有效助力自己学习进步的督学员。
“督学”到底有没有用?
市民褒贬不一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苏苏(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在备考期间报名参加了考研辅导班,而督学服务作为其系统课程的一部分,并未额外收费。每位学生都配备了一位专属班主任,负责监督学生的每日学习计划。他们需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并通过拍照打卡的方式向班主任汇报进度。此外,如果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情绪上的困扰,也可以随时向班主任寻求帮助。苏苏表示:“对前期学习挺有帮助的,因为那时我对考研不了解也有畏难心理,到了中后期自己进入状态了就会脱离机构,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和课程,但是我还是会每天打卡给班主任看,以此来督促自己。”
市民小孙则认为“督学”用处不大,“刚开始几天会积极督促你学习,后来还是得靠自己自觉。”小孙因考研备考期间自控力不足,希望有人陪伴监督,于是花费几十元在某交易平台找了一个督学员。按照约定,小孙每周发送一次学习计划,督学员需每天确认任务完成情况,监督期为一个月。然而,由于价格不高,督学员的态度逐渐变得敷衍,时常忘记确认任务完成情况,小孙便就此作罢。
尽管这种督学服务比较新奇,不少年轻人想要尝试,但专家表示,大家一定要谨慎甄别,找到合适且靠谱的督学。同时并不是购买了督学服务就一定能带来预期的学习成效。一些学生在督学员的监督下变得更加自律和专注,学习效果有所提升;然而,也有学生在这种高压监督下难以坚持。督学员只是辅助力量,真正能够支撑学生长期坚持和进步的,还是自身的自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