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以“真金白银”点燃生活“烟火气”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创新服务助力消费提振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金融助力消费提振力度,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加大信贷支持、开展促销活动、支持消费升级等措施,提升消费金融的普惠性、便捷性,为福建释放消费活力、促进实体经济活跃发展贡献建行力量。

今年以来,建行福建省分行龙卡信用卡带动消费超1300亿元,“建行生活”为近万家商户提供免佣金、强引流的线上经营平台,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突破200万户。

花式促销 加温“全闽乐购”

“全闽乐购·焕新生活”“积分兑好礼”“1分购6元立减金”……打开“建行生活”APP,满立减、消费券等各种优惠活动频频上新。

让利促消费,激活“买买买”。建行福建省分行组织推动各级分行依托“建行生活+数字人民币”,协同政府部门推出“惠享‘泉’城”“惠享榕城”等“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以“真金白银”的让利,为消费者送优惠。

在福州,建设银行福清分行联合当地政府,通过“建行生活”APP平台发放总金额达3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累计发放消费券6000张。这些消费券不仅在餐饮、购物等方面为市民提供了优惠,也有效地激发了消费热情,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发展。

在泉州,建行泉州分行通过“建行生活”APP与央视频联合推出“小美好中国行-泉州站”特别节目,用视频形式,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情。活动期间累计投放消费券超300万,带动消费交易笔数3.6万笔。

除了促销优惠、平台引流等,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还积极响应消费供需两端的信贷需求,为商贸链的各类参与主体提供融资支持。针对消费者的融资需求,不仅提供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等快贷专属融资产品,并提供大额分期专属福利,助力居民提升生活品质。针对商贸小微、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提供商户云贷、小微快贷、个体工商户抵押快贷等信贷支持,帮助商贸企业提振信心,备足货源,点燃人气。

聚焦“两新” 推出专项政策

“赶上建行分期优惠,加上折扣补贴活动,性价比很高!”来自福州闽清的林先生通过建行生活数字人民币支付,入手了心仪的新能源汽车。

林先生口中的活动是由闽清县人民政府主办,建设银行福州闽清支行独家协办的“爱购闽清·‘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活动。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可申领最高7500元的以旧换新补贴。

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只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助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一个缩影。聚焦“两新”政策,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从支持设备、产品创新、消费场景、优惠活动、政策辅导等方面,推出金融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五新”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扩内需、促消费。

在支持设备更新方面,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梳理节能降碳、安全生产、智改数转等项目清单,通过上门走访、融资对接会等精准问需,适配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科技创业贷等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设备更新、扩大生产,服务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

在加快场景创新方面,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顺应数字、绿色等消费新趋势,结合汽车、家电、家装、购物等消费领域,升级个人快贷、建易贷、龙卡分期等消费金融产品,联合各大车行、家居卖场,推出家电换新派好券、新能源汽车团购、建行家装节、低碳生活等专属权益,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

便利支付 提升消费体验

“刚下单直接减了6块,建行支付便利又省钱!”在福州的一家建行网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市民林女士购买了“惠省钱”微信立减金券包。这份小小的尝试很快就带来了满满的实惠。在之后的日常购物中,每当林女士使用建行支付微信扫码购买生活用品时,就能享受到立减优惠。

据悉,“惠省钱”是建行为了回馈客户推出的微信支付立减优惠活动,客户每个月都有一次参与活动的机会,通过转盘抽取优惠购买价格,低至0.99元换购多张总计价值36元微信支付立减金。

推进支付便利,提升消费体验。今年以来,建设银行持续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聚焦购物、美食、休闲、旅游等消费场景,联动信用卡、支付、信贷等金融服务协同发力。

推出“龙卡信用卡 消费666”“建行龙卡信用卡加油满立减”等覆盖衣食住行等支付优惠,将更实惠、更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传递给更多消费者;同时通过商户补贴、平台引流、品牌宣传等措施,助力商户引流增效,培育壮大消费新动能。

聚焦涉老涉外的支付场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还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的大字版、简洁适老版本,开展POS机具外卡刷卡和ATM外卡取现终端改造,并因地制宜开展“商户外卡受理”“智慧助老”金融宣传教育活动,保障境外来华人员和老年群体畅享便捷支付。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