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嘉琪
通讯员 仓萱
日月齐迈,时盛岁新。12月25日上午,福州市仓山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仓山区政府工作报告在大会上发布。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0亿元,增长5.8%;锐捷网络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节地技术被自然资源部全国推广;3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翻开这份“沉甸甸”的年度答卷,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一项项荣誉,回响着这一年来仓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音,也为新一年中国式现代化仓山实践注入了更充足的底气与信心。
回望
2024
高质量发展的足音铿锵
源头活力进一步激发。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国家级13组、市级15组和区级7组跨部门事项一次性办理。市场主体新增2.2万余户、总量超18万户,均居全市第1。人才支撑持续强化,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42人,高技能人才2695人、增长169%。
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新增提升工业企业4家,培育省市工业龙头企业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19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全市第2;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与马六甲鸡场街结为友好街区,烟台山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引进优质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126.7亿元,招商工作综合排名全市前列。
宜居品质进一步提升。推动城市品质提升项目98个,完成福州温泉水厂泵站建设工程等项目60个,完成投资98.76亿元。强化渣土源头监管,全市首创“在建工地出入口安装监控探头”,接入工地70个。梁厝村、上岐村入选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濂江村创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为民本质进一步凸显。3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盘屿中学教学楼重建等7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8640个、全市第1。打造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个,新建中心长者食堂2家。编制全市首个县区级全域社区布局及生活圈规划方案,规划城市社区151个、“一刻钟生活圈”单元39个。
履职效能进一步增强。设立乡镇联合执法片区3个,闽执法一体化平台案件录入量居全市第2。完成行政执法事项下放176项,办理赋权行政执法案件2920件。办复区人大代表建议136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75件,办复率均为100%。
展望
2025
奋勇争先的蓝图清晰
强化改革创新,构建区域竞争优势。健全政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法律援助事项入驻,实现负面清单外事项“应进必进”。健全完善基金运作机制,组建规模1.3亿元的烟山股权子基金,撬动更多资本投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产业。
培育新质生产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做强智能制造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实施全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中交海峰风电做大做强,落地理想汽车交付中心等重点项目。提速纵腾网络总部大楼项目,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
加快项目攻坚,积蓄澎湃发展后劲。加强重大项目储备,紧盯“两重两新”等领域,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验推广,谋划推动义序其他片区滚动开发。全面落实“一把手”招商、“走出去”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机制。
深化城乡融合,推动城市能级跃升。坚持“做全金山建新片区、做精中部老城区、做强城门盖山片区”,提速大三江口片区建设。全面完成源头小区、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推动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6%。新建、改扩建垃圾分类屋、亭15座,试点“环卫+执法”深度融合联动工作机制。
丰富服务供给,描绘民生幸福底色。动建齐安小学等3个项目,建成冯宅中学等3个项目,新增学位4200个。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确保全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打造区社会福利中心为医养康养一体化的四星级以上养老机构。
敢于担当作为,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开展“服务企业月”“项目攻坚月”“治理提升月”三大行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发展春潮涌南台,琼花玉岛起风帆。2025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仓山将以实干之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新仓山,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仓山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