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梁展豪 文/图
“你是高耸入云的辰星,我是穿行于孤寂之河的怪人。”电影《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玺饰演的刘春和,用畸形的握笔姿势,写下这句诗送给喜欢的女孩。
“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展翅飞翔。我有一个愿望,我想背起行囊独自悠然。”在福州,与刘春和一样患有脑瘫的吴耀环,用颤抖着的左手,在书桌前缓缓写下两行诗句,记录自己。
今年47岁的吴耀环,在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从事职业指导的工作。采访前,吴耀环已经看了两遍《小小的我》。“第一次觉得我们这个群体被看见。”他说道。
曾休学两年求医,复学后考上医学专科
1978年,吴耀环出生在三明市将乐县的一个山村。出生不久后,他便出现了手脚动作不协调、不自主运动的情况。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村医判断可能是由手脚痉挛或小儿麻痹症引起的。在这样的诊断下,吴耀环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手术。然而,术后情况并未好转,无法握持与书写的问题依旧影响着他的日常生活。“因为右手写试卷慢,我就开始练习左手写字。”
14岁那年,在前往一家三甲医院检查后才得知,原来母亲在分娩过程中遭遇难产,使得他在出生时因脑部缺氧而患上了脑瘫。
“为什么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一个怪人”,正在读初中的吴耀环得知自己真实病症后,逐渐开始自卑,一度想要放弃学业。但父母依然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安慰他、支持他。
吴耀环的母亲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在带儿治病前,从没走出过村庄。1996年,吴耀环的父母为他办理了休学手续,四处求医问药。广东、浙江、安徽、上海、山西……六十几张火车票上,每个目的地,都是曾经的希望。“那时候只要一听到有治疗脑瘫的医生,他们就连夜带我坐绿皮火车赶过去。我的父亲经常因为没买到坐票,深夜蜷缩在我和妈妈的座位下方休息。”吴耀环眼眶湿润着回忆,“父母会怪自己,但我从不怪他们。”
休学两年,吴耀环经历了三十余次治疗,但都收效甚微。之后,他下定决心复学,并考上了一所医学专科院校。
投身残疾人事业,帮助寻找适配工作
在脑瘫群体中,许多患者害怕走到公众眼前,不愿站在“台前”,吴耀环也不例外。大学毕业后,他怀揣当医生的梦想,前往乡镇村卫生院应聘,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他无奈放弃了从医之路,转而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小店。
2003年,经人引荐,吴耀环来到了福建省肢残人协会当志愿者,协助协会工作人员开展助残服务、入户探访等。这份工作,让他赢得了同群体的认同,他也渐渐从中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开始不再害怕与人交流。但由于没有薪酬,热爱写诗的他,会将自己创作的诗词精心装入信封,寄往杂志社、报社,每月赚取五六百元的稿酬补贴家用。
两年后,吴耀环进入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帮助残疾人寻找适配工作的事业中。
“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志愿者、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州市道德模范……近些年,吴耀环获得诸多荣誉。而他最关心的是,帮助脑瘫患者和残疾人融入社会。
二十年来,吴耀环凭借自身经历带来的共情力,一次次与脑瘫患者及其家属耐心交流,传递希望:“你看我现在一样能够清晰地沟通说话,你孩子也可以的。”
2005年至2025年,吴耀环已帮助6000多名残疾人找到工作,为三十余位脑瘫患儿做心理疏导,为脑瘫残疾人找到了人力资源、文职、普工等工作岗位。
吴耀环希望,能有越来越多人消除对“脑瘫”的刻板印象,能有更多人用一种平视的眼光看待脑瘫群体。
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杨锦医生告诉记者,脑性瘫痪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早产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关。虽然脑性瘫痪会造成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但并不一定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发育。
对于脑性瘫痪人士,需要的不仅是“平视”,更需要“平等”。“每个人的基本尊严和自由都应当得到无差别的承认和尊重。”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危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每年为70名0~3岁高危脑瘫儿童、高危孤独症儿童提供为期1年的康复早期干预,有效减轻近3.5万名残疾儿童家庭负担,救助资金达5.1亿元,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对美好的明天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