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欢喜过个“闽派”文化年

我省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群众过好春节,其中,全省组织开展约3.1万场文化活动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1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七部门联合发布相关保障举措,全力保障群众过好春节。

高速8天免费,地铁、公交延时运营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春节期间,从除夕至初七,共8天,全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同时,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设施100%覆盖,并在车流量大的沈海高速、莆炎高速沿线服务区投放12台移动充电设施,灵活调配,缓解充电高峰拥堵。

此外,福州地铁在农历腊月二十八、正月初六、初七这三天,末班车均延至23:30始发;除夕夜,福州地铁1、2号线将延至凌晨1点始发;网友们关注的泉州古城观光公交车“小白”,将延长服务至22:30;复古铛铛车“小红”以及关公文化主题双层巴士,将带游客体验“关关过 事事成”的古城新玩法。

值得关注的是,春运期间,“小三通”客运量大幅增加。数据显示,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全省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累计达5.66万人次、同比增长50.51%。随着年关临近,“小三通”还将出现节前返乡、节后返程两个客流高峰,日客流量预计突破6500人次。为此,春运期间,衔接“小三通”客运码头的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均已相应延长运营时间、增加发车班次,有效保障台胞在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

“村歌”“村晚”“古城过大年” 千余场文旅活动接地气

今年是我国春节年俗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以“春暖八闽万家欢”为主题,组织开展约3.1万场文化活动,其中,省级重点文化活动34场,为福建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

春节期间,无论是文艺展演、联欢晚会还是电视节目,都立足精耕八闽文化,展现“闽派”风貌气象,主打一个“烟火气”“闽风味”。“福见好戏”迎新春系列演出,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也有整合各类资源的创新演出。从今年1月开始到元宵,省属文艺院团将更多地走出剧场,进景区、街区、广场,到群众中去表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福建文化的气韵和风采。

“村歌”“村晚”“古城过大年”……春节期间,全省各地将紧紧围绕主题,陆续推出1100余场接地气、暖人心、顺民意的文旅活动。

春节前后,全省各地将推出130多项优惠措施,送出惠民利民“文旅大礼包”,打造文体旅商消费融合新场景,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五个一”措施吸引更多入境游客来闽旅游。

同时,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策划“一线多游”个性化创新产品,推出“来福建 享暖冬 烟火最暖凡人心”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省内游、乡村游、民俗游、打卡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场所成为春节出游新亮点。

新春消费季

发放消费券和补贴超亿元

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也是打造消费新场景、助力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节点。

福建组织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新春消费季活动500多场,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超亿元,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省商务发展资金安排1000万元,支持各地发放“福建有口福”餐饮消费券。推动老字号、闽菜馆及重点餐饮企业,推出系列“家乡菜”;优化供餐方式,提供打包年菜、私厨到家、半成品套餐等多种便利服务。推动各地加快新闽菜推广,打造“舌尖上的年味福建”。

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以节日特色食品、大宗消费食品为重点品种,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供应充足

全省将有超550家平价商店

截至24日,今年春运已运行10天,总体看,全省春运运行良好,措施保障到位,旅客出行平稳有序,安全生产符合预期,未发生长时间、大面积旅客滞留现象,未发生重特大运输安全事故。

据了解,目前各地的平价商店已陆续启动,至春节全省将有超过550家平价商店,以相对优惠的价格销售“米袋子”“菜篮子”商品,其中蔬果类较当地市场均价低15%以上,粮油肉禽蛋等其他品类低5%以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