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黄晓燕) 3月25日,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获悉,2025年泉州市初等教育与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在泉港召开,会上公布了今年的初幼教育工作的要点和安排,今年泉州将实施科学素养培养“沃土计划”,增创泉州市幼儿园“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20个,同时,各校将因地因校制宜,试点开展幼儿园和小学小班化教学探索,建立适应生源变化的资源供给机制,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挖潜扩容。
在当天的会议上,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泉州将实施科学素养培养“沃土计划”,鼓励支持学校深入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导向,推进跨学科学习;同时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指导,“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开展实践活动,用好社会大课堂,致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实现资优学生的高水平差异化发展。
同时,泉州将不断完善名校办分校、强校带弱校和城乡对口帮扶等办学机制,提升小学幼儿园“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成效,推进城乡协同共进一体化发展。今年,将增创泉州市幼儿园“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20个,开展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强质量、树品牌”教育教学开放展示交流活动5大场,遴选推广一批“强质量、树品牌”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回头看”跟踪督查,加强家门口的好学校宣传,全方位展示推广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和成果。
此外,今年泉州还将升级教育入学“一件事”平台,新增幼儿园网上报名服务模块,实现“一网通办”,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普及性、可及性和便捷性。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育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鼓励推行“长幼随学”服务举措,出台多孩家庭子女同校就读的具体实施办法。
各地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试点探索幼儿园、小学小班化教学,建立适应生源变化的资源供给机制。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研判和数据分析,抓紧建立学位、资金、师资等教育资源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前削峰填谷,做好错峰、度峰,推进基础教育资源余缺弹性调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校布局,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