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柔远驿闭馆修缮 预计10月开馆

作为中琉交往重要史迹,上次大修为1992年,本次修缮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柔远驿为一进合院式硬山顶式建筑

海都讯(记者 吴雪薇 毛朝青 文/图) 24日,位于福州台江区琯后街21号的柔远驿闭馆启动修缮。作为中琉交往重要史迹,它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为明清时期主要用于接待琉球国赴华朝贡的贡使、商人等的场所,对于福州对外交流以及中琉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柔远驿,民间又称琉球馆。明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提举司由泉州移驻福州,并设附属机构来远驿,作为接待场所。明万历年间,改名为柔远驿。琉球贡使在福州登陆后,一般先住在这里,再到京城觐见皇帝。柔远驿历史上经历过7次大修,分别在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

1992年12月,柔远驿经福州市人民政府再度重新修缮后,被辟为福州对外友好关系史馆,归属台江区博物馆管理。这也是柔远驿最近的一次大修,复现了驿馆坐北朝南偏西,一进合院式硬山顶的清晚期样貌,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台江区启动柔远驿活化利用工作,对展厅陈列布展进行提升,陈设有“福州琉球馆史迹陈列展”,生动展示福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历程、中琉友好往来的历史,以及现代福州与那霸交流往来的事迹。

台江区博物馆介绍,柔远驿自活化利用以来,长期免费对外开放并提供讲解服务,常态化推出以中琉交往、海丝文化等为主题的研学教育、小讲解员培训、直播讲座等活动。作为宣传福州与琉球友好关系史的重要载体,柔远驿至今依然是中琉友好交往的重要展示窗口。

目前的柔远驿整体格局完整,建筑保存较好,但因修缮年代已久存在墙体脱落、开裂等问题。修缮设计单位经过前期勘测后发现,建筑承重结构中关键残损点或其组合已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有必要采取加固或修理措施。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古厝生命,柔远驿整体修缮工程日前已经启动。修缮工作将严格按照修缮设计方案及文物修缮“最小干预”原则,精心施工,确保“修旧如旧”,预计在今年10月,游客们就能再见柔远驿的历史风华。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