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一“苗”双防 守护银发健康

专家提醒,疫苗接种不仅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盾牌”,更是助力慢性病管理、降低疾病风险的抓手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预防接种宣传核心信息》(2025年版)明确指出,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意义尤为重大。有关专家表示,在老龄化与慢性病高发叠加的背景下,疫苗接种不仅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盾牌”,更是助力慢性病管理、降低疾病风险的抓手。

超七成老人有慢病“缠身”

“疫苗接种是非常关键的公共卫生手段。《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医治未病’,这正体现了预防的重要性。相比于疾病治疗,预防往往投入更少,却能带来更大的健康效益,有效阻止疾病的发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徐国焱在“健康中国家 疫苗护万家”科普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75%的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长寿不健康”成为老年人群体的重要健康挑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功能会逐渐下降,尤其是进入中老年阶段后更为明显。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又患有慢性病,风险会进一步加剧,更容易罹患多种感染性疾病。比如得了糖尿病、高血压,都会显著提高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徐国焱主任表示。

带状疱疹痛可加重慢性病

在中老年人高发感染性疾病中,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尤为棘手。数据表明,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且病情更重、恢复更慢。

“带状疱疹的疼痛评分可达8~10分(堪比分娩痛),约30%患者会遗留神经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徐国焱说,对慢性病患者而言,危害远不止于此,他曾接诊一名老年患者,因带状疱疹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导致心力衰竭加重、水肿频繁,还出现了焦虑情绪,进一步加重病情;还有高血压患者因带状疱疹影响睡眠导致血压失控。

社区医防融合,提升疫苗可及性

社区作为预防接种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积极探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协同防线,将疫苗接种服务与慢病随访、日常诊疗相结合。

“我们鼓楼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9%。这部分中老年人往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很多人甚至不止患有一种疾病。”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晓云介绍,中老年人群接种疫苗时常有疑虑:“我年纪大了还需要打吗?”“该怎么打、去哪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会担心病情不适合接种。

对此,黄晓云表示,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处于疾病稳定期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可通过接种疫苗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前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黄晓云介绍,疫苗接种已纳入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针对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社区医生也会引导其前往接种门诊,实现预防与治疗的双轨管理,切实提高疫苗可及性与接种率。

□延伸阅读

中老年人优先接种三类疫苗

专家表示,除了生活方式的管理,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结合临床经验,中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可优先接种以下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50岁以上人群(无论是否患过水痘)均推荐接种,慢性病患者稳定期尽早接种,可降低90%以上发病风险;

流感疫苗:每年秋季接种,减少30%~40%流感相关住院,建议与肺炎疫苗联合接种,为心肺疾病、糖尿病患者构建双重保护;

肺炎球菌疫苗:65岁以上或50~64岁合并慢性病者,序贯接种13价与23价疫苗,覆盖85%以上致病菌株,降低肺炎、菌血症等重症风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