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里的巾帼英雄

吴冬云入户走访,与村民亲切交谈

吴冬云在进行生态保护巡查

(上接A01版)

用心用情纾困解难

做服务群众“贴心人”

2月27日,晨光初洒江山镇,记者跟随吴冬云穿行在村巷里。她笑称:“都说我是镇上的‘管家婆’,谁家有个家长里短、大事小情,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我。”话音未落,迎面走来的山塘村村民老廖便热情地迎上来,邀请吴冬云到家中喝杯热茶。

闲谈中,老廖回忆起2023年8月的一天,他注意到一名可疑人员驾驶收废品三轮车,在某饭店门口徘徊。当驾驶员将堆放在门前的钢制脚手架偷偷搬上车时,老廖立即向吴冬云报警。“您别急,我们马上就到!”电话那头传来吴冬云清亮的声音。警车呼啸而至时,可疑人员正欲驾车逃离,被当场抓获。

用心用情,才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吴冬云组建江山镇出租房东群、警校联系群等,带领民警实名加入各村微信群组,为辖区居民即时提供公安业务咨询和预约办理服务,发送反诈警方提示,充分发挥“无接触、零距离”的为民服务“微阵地”作用,进一步拉近警民距离。不仅如此,吴冬云还为窗口民警配备移动警务云端,上门办理户籍等业务,打通服务偏远山区群众“最后一公里”;配合镇村部门建立健全家访制度,摸清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立足红色资源“富矿”

以“淬火丹心”化纠纷

江山镇红色资源丰富,中央苏区的第一家兵工厂——山塘兵工厂就坐落于此。“熔炉百炼,淬火成钢”是山塘兵工厂的精神内涵。吴冬云立足红色资源“富矿”,总结出“淬火”调解法,在维护红色旅游景区的和谐稳定中,展现江山“枫”警的靓丽风采。

2024年8月15日,江山镇某民间组织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成员,而理事会与原管理人郭某因账目交接问题产生争议,矛盾升级,难以化解。在调解过程中,吴冬云耐心细致地运用了“淬火”调解法。

她表示:“农村矛盾多发生于土地权属纠纷和邻里纠纷,往往是多人参与。‘淬火’调解法第一步便是‘冷隔双方控局面’,就像军工淬火前的准备工序,民警先隔离纠纷双方,通过走访双方当事人、亲属、邻里、合伙人等,尽可能全面了解事件真相,客观明晰纠纷缘由,为调解打下基础。”

调解第二步为“添准助力促协商”。要为“调解炉火”添上“合适干柴”,派出所不能单打独斗,需充实调解力量。除了派出所、司法所、公益律师、镇村干部外,吴冬云还邀请老党员、老族长、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五老”等有威望的乡贤人士担任义务调解员,参与到沟通疏导等工作中来。

在对当事人双方沟通疏导达到成熟条件时,就像“淬火之色已显绿”,民警便“趁热打铁”,开展调解第三步“看准火候达和解”,为双方搭建协商平台。吴冬云分别与当事人双方单独谈心,了解双方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再站在双方角度理性分析,逐步缩小矛盾。

经过多次组织协商,历时4个月,双方终于达成和解。2024年12月6日,矛盾双方当事人本着互谅互让、自愿、平等的原则,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尽管矛盾圆满解决,但吴冬云认为江山山塘兵工厂淬火工序的完结之处在于“精心锻造,生命最重要”,矛盾纠纷调解还有最后一步——“回暖关怀建和谐”。于是,吴冬云适时电话沟通、实地回访双方当事人,动态掌握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摸清他们对化解事项的满意度,巩固调解成果,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

以“守人民的江山、护江山的人民”为己任,以“熔炉百炼,淬火成钢”为队伍建设目标,吴冬云带领江山派出所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还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