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郭思琪/文 记者 马俊杰/图
在福州市鼓楼区东大社区里,居住着一对盲人夫妇——刘宜令与张美艳,年近五十的他们一路走来,用勤劳的双手“按”出了精彩人生:他们二十出头的年纪在东大路自主创业,开办一家盲人推拿店,从最初仅有4位伙伴并肩作战的简朴小店,到如今在全省成功落地8家七心堂盲人推拿连锁店,还为50名盲人提供就业岗位。小董便是其中一员,在刘宜令的悉心指导下,他成长为店里的“明星”推拿师,也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5月14日,东大社区组织“爱心义诊进社区 残健共融暖民心”助残日主题活动,刘宜令与张美艳夫妇以专业的盲人推拿技艺,为社区居民送去了健康与温暖。
“我们的第一家店是夫妻店”
“我们要么是十几年的老客户,要么是经朋友介绍来的。”13日,在七心堂盲人推拿连锁宜令店内,十来名东大社区的居民正在等待刘宜令与张美艳为他们推拿。
忙碌之中,刘宜令回想起创业之初的种种不易,感叹“世界为他们打开一扇窗”的幸运。刘宜令与张美艳自幼因眼球发育异常而致盲,后来一同来到福州市盲校上学,读了小学、初中,以及在盲校推拿专业系统学习。
“在那个年代,盲人能接受教育已很是难得,但毕业后做什么,仍让我们忧心。”刘宜令说,他们1995年从盲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医院从事推拿工作,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
当时,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1997年,刘宜令与张美艳辞去了医院工作,“下海”开办推拿店。幸运的是,2000年,志趣相投的刘宜令与张美艳结为夫妇,同心经营“夫妻店”。当时,包括他们在内,店里只有4名盲人推拿师,刘宜令与张美艳还购买了电脑和读屏软件,这样就能更好地处理订单。“电脑就是我的眼。”张美艳时常这么说。
“手把手教出推拿明星师傅”
刘宜令和张美艳也没想到,如今他们能在全省布局开设8家七心堂盲人推拿连锁门店,还凭借专业规范的运营模式与成效,顺利通过资质审核,获准纳入医疗体系开展服务。这20年间,他们严格遵守收费良心、团结一心、有同理心等经营理念,解决了办证难、同行低价竞争等重重难题,“七心堂”这一品牌名称也由此而来,目前已累计为盲人提供了近50个适配岗位。
“盲人找一份工作太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在开店之初就立下规矩,推拿师都要招盲人。”张美艳介绍说,不管是盲校毕业生,还是社会人士都要进行严格培训,手把手地教到独立操作。
小董就是七心堂盲人推拿连锁宜令店的一名盲人推拿师。因从小失明,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小董,便把他关在家里。“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人生没有方向。”小董说,长大之后,他在老家的推拿店上班,却常常被欺负。后来,刘宜令找到了小董,手把手教他保健知识和推拿手法,经过3年的学习,小董成为店里的“明星”师傅,不少客人指名要他推拿。原本依靠年迈亲人照料的小董,如今能用布满茧子的双手稳稳托起三代人的生计。“我现在很满足,也很开心,能赚钱养家了。”小董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