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涓 见习记者 蔡怡晴
近日,福清市民史女士通过智慧海都平台反映,4月27日,她带母亲在福清渔溪虞阳医院(福清市第四医院)入院,被告知有十几元欠费,于是充值了100元。几天后,她带母亲来福州医院看病,使用医保卡时,却被告知医保卡已被卫健委拉入“黑名单”,原因竟是在福清市第四医院门诊存在欠费。这让史女士感到困惑,明明已缴费,为何还会进入“黑名单”,影响正常就医?
当事人:欠费未提醒 就上“黑名单”
史女士告诉记者,4月27日,她带母亲在福清市第四医院入院,5月2日缴清费用并出院。5月14日,她再次来到福清市第四医院拿药,被告知上次住院时产生的一笔门诊费还未缴清,于是她就又交了100元,卡里还余80多元。
5月27日,史女士带母亲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准备使用医保卡办理入院时,系统却显示患者尚有福清市第四医院4月27日诊查费未结算,医保卡无法使用。“明明已经把费用缴清了,怎么还显示欠费?”史女士急忙联系福清市第四医院,经过信息科工作人员排查之后发现,原来是上次产生欠费时,系统自动将史女士母亲的医保卡信息,上传到省卫健委医保黑名单中,因此限制了其正常就医。
明确医保卡无法使用的原因后,福清市第四医院立即将史女士母亲从黑名单中释放出来,可史女士发现医保卡依然无法正常使用,于是她联系省卫健委进行咨询、解决。
史女士认为,欠费后直接将患者拉入医保黑名单这一做法不妥,应先提醒,给予一定补缴时间。
院方:自动上传机制 与现有诊疗流程不匹配所致
对此,福清市第四医院负责人解释,医保黑名单问题主要源于系统升级后的自动上传机制,与现有诊疗流程不匹配。在“先诊疗后付费”模式下,医生诊疗时不能及时确认患者医保卡余额,部分患者挂号后产生诊疗费却未自动扣除,导致小额欠费。因系统自动将欠费信息上传,这些患者在其他地方看病时就会遭遇限制。
针对这一情况,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医院已经关闭自动上传功能,避免因小额欠费影响患者正常就医;其次,将所有黑名单患者信息从省级平台移除,确保患者能正常看病。下一步还将计划通过短信形式通知欠费患者及时处理费用,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