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泉州创新融资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全省科技金融典型案例,泉州上榜3个;泉州已形成全方位基金矩阵,实现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全覆盖

创新融资让晋工更早走上科技转型之路

N海都记者 沈舜枝 文/图

日前,省委金融办公布全省“学习借鉴推广科技金融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共10个案例入选。其中,泉州有3个案例上榜,分别是恒安国际发行的熊猫科技创新债券、专精特新企业综合保险、晋工机械定制化金融租赁方案等。

据了解,近年来,泉州开展科技金融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

金融租赁开路 机械企业全链条转型升级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的机械生产销售企业,也是行业龙头企业。2022年,晋工决定从传统燃油工程车转向生产新能源工程车,但是面临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当时新能源电池价格很高,一辆新能源工程车的成本是油车的两倍;另一方面,下游客户对产品不够了解,对于比传统油车高出一倍的价格也较难接受。

为了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海西金租与晋工机械“定制”了一项金融租赁方案,海西金租为晋工的客户提供融资租赁,产品成交时,晋工便能从海西金租获得全部货款,客户则可以先用上设备,再慢慢分期还款给海西金租。

享受这项租赁方案的第一家公司是内蒙古的一家环保科技公司。2022年,当地政府要求企业绿色采矿,该公司需要新能源工程车,又不想占用大笔现金,于是选择了这项融资租赁。当公司还清这笔款项时,已使用新能源工程车三年了。这项创新融资帮助两家公司提前走上转型之路。

2024年,新能源车电池价格大降,晋工的新能源工程车价格也大降,销售随之大幅增加,不少客户选择这项租赁方案。光是去年,海西金租向晋工客户提供的融资租赁就达几千万。

首款“专精特新企业综合保险”降低企业风险

专精特新企业重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然而这决定了企业要长期投入,如何保障专精特新企业能持续创新,泉州的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了行业内首款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保障产品“专精特新企业综合保险”。该险种涵盖费用损失风险、财产损失风险、责任风险等,可覆盖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流程。

通过创新保险服务,有效降低了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和经营风险。自“专精特新企业综合保险”推出以来,累计承保专精特新综合险业务24笔,已服务泉州专精特新企业15家,提供风险保障14.35亿元。

全国首单科创“熊猫债” 帮企业节省较多成本

另一个科技金融创新项目则是6月份恒安发行“熊猫债”,由中国银行作为独家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金额10亿元。

该期债券是我国债市“科创板”推出以来,全国首单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科创“熊猫债”,也是福建省首单民营科创债,“熊猫债”较传统信贷融资可帮企业节省较多成本。

打出政策组合拳 已经形成全方位基金矩阵

据了解,近年来,泉州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去年底,泉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工信局、科技局等六部门联合制定《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通过设立一批专营机构、创新一批金融产品、出台一批支持政策的组合拳,力争2024—2026年,全市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年均增速高于20%,年均投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超500亿元,科技金融组织体系、产品体系、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新增科技金融专营(特色)机构30家以上,实现主要金融机构全覆盖,创新一批原创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目前,泉州已经形成政府、国企、民间资本的全方位基金矩阵,实现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各类私募基金及管理人495家,资金规模1467.64亿元。其中,政府引导母基金20只,规模超625亿元;吸引在泉设立国资基金65只、规模334亿元,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达30.61亿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