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邱一漫 文/图
近日,泉州市城管局考评中心组织媒体前往石狮市鸿山镇,查看该镇海岸带海漂垃圾、生活垃圾分类等各项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鸿山镇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建运行高效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实现镇域环境整治常态长效管理。
海岸带:
委托第三方保洁负责清理
打捞船每日进行巡回保洁
7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石狮市鸿山镇东埔渔港见到,一艘垃圾打捞船正在海上开展打捞工作,海面漂浮着的各种垃圾,逐一被清理干净。而在沙滩上,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净滩”行动,沿着海滩逐段进行搜索,捡拾沿岸的矿泉水瓶、纸巾、废旧渔具等海漂垃圾。
鸿山镇综合执法队队长董志雄介绍,鸿山镇海岸线长9.65公里,有渔船约200艘停靠在东埔渔港,因此产生的海上垃圾不少。近年来,围绕海岸带海漂垃圾治理工作,鸿山镇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中,将海漂垃圾治理纳入常态化保洁范围,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委托专业第三方保洁单位负责海岸带海漂垃圾的清理保洁工作,保洁单位安排专人配备垃圾打捞船,每天对海域进行巡回保洁及垃圾收运,打捞海面各种漂浮物和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定点堆放,确保海域岸线整洁。
而仅仅依靠保洁队伍打捞是不够的。鸿山镇着重强化宣传引导,提升渔民环保意识,通过镇渔管站和网格人员加大对各渔船渔民的宣传力度,宣传海漂垃圾对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以及渔民自身利益的潜在危害,引导渔民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同时,要求渔民在海上作业时,自觉将垃圾收集存放,带回岸上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做到垃圾不落地落海,共同维护海洋环境的整洁。
垃圾分类:有偿兑换,鼓励群众自觉落实垃圾分类
随后,记者来到东埔三村,了解该村设置的智能垃圾分类亭的功能和使用。这里创新推行垃圾分类激励模式,村民只要投放正确分类的可回收物,即可获得相对应的积分,可使用积分兑换成零钱。这种以有偿兑换方式鼓励群众自觉落实垃圾分类的方式,吸引不少村民积极参与。
记者获悉,作为石狮市2024年度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镇的鸿山镇,新改建了10座这样的生活垃圾分类亭,推行垃圾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落实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同时,按照“一亭一员”配足配齐督导员,提升分类成效,完善景区公园、展览演出场馆、道路广场、运动场馆、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宾馆酒店、餐饮饭店、农贸市场、商铺超市等经营区域的前端分类投放设施,实现公共场所和经营区域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投放点日常环境管理,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清洗消毒工作,防止投放点成为“二次污染点”。
此外,鸿山镇还组织辖区内规上企业食堂以及大型餐饮单位负责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发放不同规格餐厨垃圾收集容器给各相关企业食堂和大型餐饮单位,有效提高餐厨垃圾收运率;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进村入户、进小区、进校园等一系列主题宣传和培训活动,增强社会互动,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激励村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