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唐明亮 毛朝青
见习记者 蔡怡晴 文/图
在福州晋安区长乐中路附近,身披蓝色“披肩”的栋栋楼体正加速向上“生长”。这片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正是榕发锦熙公馆——“二建铁军”聚力攻坚的“战场”。
记者昨日从福州城投集团所属省二建集团获悉,目前项目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二建铁军”正用汗水全力浇灌着“家”的蓝图,推进建设进度,让幸福“家”速度不断刷新,力争明年4月全面封顶、2027年6月竣工交付。未来该项目建成,对城市面貌与功能提升、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民生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现场战正酣 攻坚克难筑根基
走进施工现场,塔吊挥舞长臂,钢筋碰撞声、机械轰鸣声交织成激昂的建设乐章,数百名建设者正专注于钢筋绑扎等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榕发锦熙公馆是纯商住宅,由22栋17~39层高层、超高层住宅(含14栋超百米建筑)及社区配套商业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28.1万平方米,地下约8.5万平方米,容积率3.56,规划住宅1460套。
“受场地条件影响,为最大化提升建设效率,我们采用了分区推进的策略。”省二建集团该项目负责人陈启金指着施工现场的分区示意图介绍道,“南区先行动工,布局12栋楼;北区稍作间隔后启动,规划10栋楼。这种模式既能避开交叉施工的干扰,又能让资源调配更高效。”
然而,这样的大型项目从图纸到现实,从来不是坦途。桩基施工阶段,近5000根桩基的“扎根”过程,就给团队来了个“下马威”。“地质条件复杂,桩型规格多,持力层深浅不一,每根桩的施工都得精准把控。”陈启金告诉记者,为破局,项目专门成立攻坚小组,定下“白加黑”作战模式:检测人员白天守在现场盯数据,晚上汇总分析到深夜,光是桩基检测与支护图纸的专家论证会就开了多次。靠着这股韧劲,团队不仅完成了海量的桩基静载检测与抗压抗拔试验,更精准把控每根桩的施工质量,为后续建设筑牢了“地下根基”。
桩基稳固后,更深的挑战接踵而至。“北区设置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就要超8.5米,电梯井的基坑深度更要达到12.5米。”陈启金回忆,在高地下水位叠加淤泥层的“双重夹击”,让基坑渗流风险陡增。为此,团队采用“止水帷幕+降水井”组合技术,最终让深基坑稳稳“扎根”。
红色引擎聚合力 党员先锋作表率
“硬仗面前,党员永远是排头兵。”陈启金深有感触地说,项目能顺利转入全面主体施工阶段,党支部的“红色引擎”作用功不可没。
项目党支部从建设初期便组建起来,总共18名党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建设,党员干部各司其职,总能率先打破困局。
比如,首块底板混凝土浇筑时——1443平方米的浇筑面积、1406立方米的混凝土量,连续1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里,18名党员组成先锋队全程旁站监督,从混凝土配比的精准调控到振捣频率的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最终完成地下室底板浇筑,为项目转入主体施工打下“关键一战”。
而这样的场景在项目上很常见——党员先锋岗的技术骨干带头攻克铝合金模板安装精度难题;对于混凝土浇筑易出现裂缝、空鼓等质量问题,深入研究浇筑工艺,有效控制浇筑质量,提升工程整体质量;面临多标段交叉施工的人材机管理、特殊时段施工限制、台风过境应急响应等痛点,硬是抢出进度来;针对超高层建筑物避难层施工,创新定制可折叠式三角架来搭设操作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全砼剪力墙位置悬挑结构施工难、危险性大的问题……也正是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项目上抢下了一个个攻坚节点:2024年10月,桩基施工全部完成;2025年6月29日地下室顶板除后浇带全面浇筑完成;目前南区两栋楼已封顶……
“我们还把党课开在工地上。”陈启金笑着说,项目主题党日活动中还设置了“项目难题大家谈”环节,党员们围着图纸针对难点进行“会诊”,“很多技术卡点都是这样‘聊’出了解决方案”。
科技赋能筑精品 智慧管理保安全
稳扎稳打的施工图景里,还有一个全时在线的“智慧管家”在协同护航。
陈启金说,要让塔吊臂覆盖所有单体建筑,整个项目上一共设置了16台塔吊,以此满足基础施工、主体建设各阶段对钢筋等材料的吊运需求。
但这么多的塔吊,如何避免作业时发生“打架”情况,无疑是一场“大考”。“有了‘智慧管家’的助力,通过精准调度,多塔吊作业也能很默契。”走进项目智能设备管理平台,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塔吊运行数据:2^#塔吊今日报警32次,有效防碰撞27次——这套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塔机运行、人员操作的全流程监控,为高空施工系上了一道坚实的“科技安全绳”。
当然,科技赋能不止于此。项目打造的智慧工地体系,涵盖智能监控、环境监测、实名制管理等多重功能:未佩戴安全帽、现场吸烟等行为会被自动识别并抓拍警示;扬尘指标超标时,自动喷淋系统即刻启动降尘;依托闽智建平台智能地磅,钢筋进场重量数据实时上传,实现“从进场到使用”全溯源,减少物料损耗……
“聚焦明年4月全面封顶、2027年6月竣工交付的目标,我们将以精细化施工,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贡献更多二建力量。”陈启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