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暑期应聘外卖骑手 准大学生被“坑”

福州一学生报料,自己应聘“日赚300元”的兼职骑手,却被忽悠去租电动车;律师提醒,招聘方或构成虚假宣传,求职者可投诉维权

门店外停着许多电动车

该公司线下门店内的广告标语

涉事公司的门店

N海都见习记者 王凯诺 张声琳 文/图

近期,“大学生暑期跑外卖”“下班后打第二份外卖工”十分火热,不少人希望通过兼职多赚一份钱。然而,福州准大一学生小林却向记者反映自己被“套路”了。小林介绍,7月3日,他看到网上一则骑手招聘信息,前往线下面试后才发现,对方实则是推荐应聘者到线下车行租车,再让其自行申请众包跑单,疑似借此赚取车辆租金。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个人均可注册成为众包骑手,且众包骑手不属于任何组织或加盟商,骑手可自行配置符合要求的配送工具。凡是提出“以租代购高价电动车”的,均属“黑中介”骗局。

市民:应聘兼职骑手 却成“租车跑众包”

今年7月3日,小林为了勤工俭学,在网站上寻找兼职,一则招聘兼职骑手的信息吸引了小林。在小林提供的链接中,记者看到,招聘公司名为厦门同城美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称“同城美送公司”),所招岗位负责同城配送服务,公司提供车辆无需自带,根据订单需求完成货物配送任务,月薪为7000元至8900元。

小林便在微信上添加了招聘页面中的招聘人员。对方承诺,这份兼职的工资为日结,日均200~300元,工作时间可自由安排。接下来,对方询问小林有无电动车,当小林回复没有,对方称可以“配车”,并安排他带上身份证前往台江区面试,还称当天即可安排入职。

当日,小林按约参加线下面试,但面试地点并非同城美送公司,而是骑士妙享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称“骑士妙享公司”)。

“面试只是问了问有没有相关经验,面试通过后就让我填了一张个人信息表。”小林说。

面试通过后,对方没有和小林签订劳动合同,而是让他签订了一份租车合同。合同显示甲方为骑士妙享公司,电动车租金为699元/月,首月跑满400单且违规小于三单可免租金,但后续续租仍需支付租金。而对方所说的“安排入职”,实际上只是让他注册成为美团众包骑手。

“跑了两天后,我觉得不对劲,如果仅仅是送外卖,完全可以自己注册众包骑手,哪里还需要面试入职?”小林找到对方希望退租,却遭到了拒绝。对方称,小林当时签订的是先用后付协议,因此车辆租金尚未缴纳,在未收到租金的情况下不会办理退租。

走访:面试先问有没车 然后就推荐租车

8月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骑士妙享公司的招聘主管,该主管表示曾向小林明确,兼职骑手只需自行下载相关软件注册骑手即可,只有应聘全职骑手的才要去外卖平台站点签劳动合同。

“我们当时跟他说,如果他想做,但没有车子,我们就会给介绍租车的渠道,他愿意租就租。而且价格都是透明的,所有价格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跟他讲清楚了。”主管说。

关于面试时是否曾谈到签劳动合同,小林否认了主管的说法:“他当时没说只有全职才签合同,只让我先租车。”

记者随后以求职者身份前往位于台江区六一中路的骑士妙享公司面试。面试者先问记者有没有车,记者回答说没车,对方就推荐记者租车。

记者询问公司是否会为骑手派单,工作人员说:“不是公司派单,(外卖平台)上面有单子,看你自己怎么去跑。”

工作人员坦言,应聘者可以理解成是入职外卖平台,而非他们公司。

业内:中介“招聘”是套路 小心租车骗局

个人能否申请注册众包骑手?记者从一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个人均可自主注册成为众包骑手,且众包骑手不属于任何组织或加盟商,关键是要认准官方求职渠道。

该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招聘公司所谓的“首月跑满400单且违规小于三单可免租金”看似优惠,其实新手很难做到违规小于三单。

该业内人士同时提醒,暑期不少学生想通过兼职锻炼能力、赚取零花钱,却需警惕四类高发骗局:一是打着“官方招聘骑手”的幌子,引诱求职者办理高额分期购车;二是假扮“内部人员”,鼓吹通过内部注册渠道或租车可获得跑单特权;三是假借“跑单装备”“电动车保险、GPS”“入职介绍费”等名义收取费用或押金;四是承诺“跑够1000单免首月租车费”,但设置极高门槛,新骑手难以达成,且即便不跑单仍需支付租车费。

此外,该业内人士表示,平台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押金,授权其他任何机构要求骑手贷款买车,更不会向其推荐电动车分期购的金融产品,骑手可自行配置符合要求的配送工具,凡是提出“以租代购高价电动车”均是“黑中介”骗局。

律师:招聘骑手实为租车 或构成虚假宣传

以安排入职外卖骑手为由,实则向应聘者租赁电动车的行为,是否违法呢?记者咨询了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沈律师指出,根据《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应确保信息真实、合法、有效。若公司在招聘时承诺提供工作岗位,实际上未提供对应岗位,且转而向求职者租赁电动车,或构成虚假宣传。

沈律师提醒,求职者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招聘平台进行投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有权依照《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43条等相关规定对有关单位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此外,若招聘平台在收到相关投诉后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致使求职者遭受损害,则平台需对该公司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8月8日晚,记者从小林处获悉,他已经搜集了相关证据,准备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海都锐评

莫让励志少年历险

福州准大学生小林勤工俭学的遭遇,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暑期兼职市场的隐忧:本想靠双手赚取学费的少年,却落入“招聘即租车”的套路,这份意外的“社会第一课”,实在沉重得令人心疼。

这些孩子选择暑期打工,是想用汗水换取独立与成长。他们带着对社会的基本信任,相信“日赚300元”的承诺,相信“公司配车”的便利,却一头撞进了精心设计的圈套。从“面试”到“租车”的无缝转换,从“入职安排”到“自主注册”的身份落差,骗子们精准拿捏着少年们的单纯——他们不懂合同里的弯弯绕绕,不熟悉众包骑手的注册流程,更没想过“勤工俭学”会变成“花钱打工”。

更值得警惕的是骗局的“精准打击”。“高薪日结”“时间自由”的诱饵,精准锁定学生群体对短期收益的需求。这些套路之所以得逞,恰恰是抓住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维权意识薄弱的特点。

守护励志少年,不能仅靠他们自身“擦亮眼睛”。招聘平台需强化信息审核,对“高薪配车”等模糊宣传亮起红灯;监管部门应利剑出鞘,斩断“招聘-租车”的利益链条,让“黑中介”付出代价;学校与家庭也该补上“社会防骗课”,教会孩子识别合同陷阱与维权途径。唯有多方合力筑牢防线,才能让勤工俭学的道路少些坎坷,让少年们的奋斗与热忱不被辜负。

暑期兼职应当是成长的阶梯,而非历险的丛林。别让套路消磨了少年的锐气,别让骗局冷却了奋斗的热情——这是社会对每一个逐梦少年应有的温柔守护。

(一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