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蔡怡晴 通讯员 陈琳 文/图
“快看!刚摘下来的‘钦蜜九号’黄金百香果,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品质明显提升了,比之前更饱满、汁水更充沛。”溪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守钦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果实。近日,福州新区(长乐区)江田镇溪湄村溪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百香果园里一片繁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刚刚通过“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的果园,迎来了今年头茬“钦蜜九号”黄金百香果的成熟季。
“从种苗到挂果,每一步都‘绿色’”
走进果园,清甜果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橙黄鲜亮的百香果在阳光下格外诱人。采摘工人娴熟穿梭藤架间,迅速采摘果实装满竹篮,随后马不停蹄运往分拣区,按大小、色泽、品质仔细分拣,保障上市果实品质上乘。
这份“绿色认证”的落地并非偶然。据了解,开园前夕,合作社的“钦蜜九号”黄金百香果便与红心芭乐、脆蜜金橘,一同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正式拿到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
“这标志可不是随便拿的,从种苗到挂果,每一步都得‘绿色’。”负责人李守钦指着藤蔓间的果实介绍,为种出高品质百香果,合作社在种植全环节严格把关。今年,合作社特意将种苗升级为嫁接培育的优质苗,单棵成本从往年10元提高至15元;15000棵果苗自去年10月启动培育,今年4月完成移栽。尽管种苗投入有所增加,但培育出的百香果在品质与口感上均实现显著提升。
记者伸手摘下一颗“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发现果子圆润,剥开后,果汁顺着指尖往下淌,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今年的果不仅颜值高,个头和汁水也比往年足,一斤能卖到20元,老客户早就等着下单了。”李守钦说,合作社50亩百香果预计年产15万斤,采摘期能持续到12月。目前每天有50~60箱快递从这里发出,全是认准“绿色品质”的回头客。
“守着家门口,也能挣好钱”
这片“甜蜜产业”的版图,远不止黄金百香果这一块。溪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打造了200多亩种植基地,划分成七个功能区域,树葡萄、沃柑、红心芭乐、脆蜜金橘等果树错落分布,形成多元水果种植格局。其中,1600棵树葡萄的种植量颇具规模,在本地单户种植中尤为突出,今年7月头茬果实已售罄,预计9月中旬将迎来第二茬成熟。
产业发展的背后,更藏着满满的民生温度,合作社的多元水果种植产业,已累计带动约30名村民实现就业,无论是百香果采摘、树葡萄管护,还是日常田间照料,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工作,真正实现“守着家门口,也能挣好钱”。李守钦感慨道:“从选种育苗的源头把控,到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始终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和帮助,为种植环节保驾护航。镇、村两级也主动发力,不仅帮我们对接市场资源,还积极推广产品,有了这些助力,我们发展产业特别有底气。”
如今,合作社从事水果种植已达6年,凭借“绿色认证”的硬招牌和优质品种,年收益稳定。谈及未来,他规划清晰:“下一步想拓展‘研学+农文旅’模式,让溪湄村的‘绿色甜蜜’不仅能吃进嘴里,还能吸引更多人走进来,让这份产业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