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千年古村的守望

这个季节山上的红菇可以采摘了

村民清洗山上采摘的碳菇、梨菇

湖山桥建筑风格独特

村口400多年的樟树

淳湖村郑氏宗祠

海都讯(记者 田米 文/图) 在泉州德化县水口镇,有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淳湖村。淳湖村有千年历史,村庄内现存的一块地名牌和石板桥刻有“地名淳湖”“北宋宣和三年”等文字,印证了其悠久历史。淳湖村静卧于德化与永泰、尤溪交界之地,2019年,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走进淳湖村口,两棵400多年的大樟树映入眼帘。粗壮的大樟树,需十多人牵手才能将其围住,宛如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始建于明代的湖山桥立于村口,它曾在1926年遭土匪烧毁,上世纪九十年代得以复建。这座桥为宫殿式古建筑,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外观五层的设计,内部实为三层,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不禁为之赞叹。附近一座纯石头建造的小亭子静静矗立着,它就是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通福亭,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守护着这片古老的村落。

“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踏入淳湖村,75岁的村民郑义兴手持族谱,向记者介绍村子的渊源。淳湖郑氏的始祖远公、达公,于元朝至治二年(1322年)从如今的永泰县龟岭迁徙而来,至今已有700多年,历经三十二代传承。

村中的郑氏大宗祠,似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伫立。祠堂大门上的对联“忠孝状元第 诗书理学家”,笔力遒劲,仿佛在诉说着先辈们对忠孝与诗书的崇尚。广场两边,十对功名旗杆夹石碑整齐排列,它们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承载着历代族人的梦想与追求。

村子周边,森林、竹林与茶籽树林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画卷。立秋过后,山林里的红菇、碳菇、梨菇等在山林间悄然生长,为村民们带来秋收的喜悦。

“我们村里现有459户1560人,但如今常住人口仅有206人,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人,最大的村民已92岁高龄。”淳湖村党支部书记郑声颖介绍,村民们以山货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