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喝了劣质“土酒” 男子昏迷失明

治疗3个月后仍然恢复不佳;福建医生首次揭秘甲醇如何精准“攻击”视神经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61岁的男子老张(化名),喝了街边劣质“土酒”后,不仅陷入昏迷,苏醒后还双眼失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团队经过研究,不仅找到了老张失明的“元凶”是甲醇中毒,更首次揭开了甲醇损伤前段视神经的关键机制,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旅游途中喝“土酒”,回家后昏迷并失明

61岁的老张嗜酒如命,多次戒酒都以失败告终。家人为了帮他戒酒,特地给他报了旅游团,让他转移注意力。没想到老张在旅游途中犯了酒瘾,竟在街边的自酿酒摊上喝了许多“土酒”。

回家没几天,老张突然呼吸困难,随后便不省人事。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医院,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他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值低至7.18)、乳酸飙升、肝功能异常等问题。经过气管插管、血液透析等抢救,老张保住了性命,但苏醒后却眼前一片漆黑,仅剩微弱的光感,双眼失明。

多番检查,锁定失明“元凶”

家人忧心忡忡地将老张转诊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展开“深度侦查”,最终找到了导致老张失明的病因。

相关检查显示,老张双眼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底苍白,视觉诱发电位“静默”——证明他的双侧视觉传导通路严重损害。头颅MRI显示,他的双侧基底节区(壳核)存在异常信号;眼眶MRI也显示,双侧视神经前段(靠近眼球部分)呈现异常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该区域宛如两条“火线”一样显著发亮。

结合老张喝劣质“土酒”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医生最终确诊,老张的失明是“甲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导致的。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尽管找到了老张失明的原因,之后他也接受了B族维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高压氧等积极治疗,但3个月后视力恢复仍极其有限,仅能看见眼前手动的影子。

甲醇为何专伤视神经前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蔡乃青、赵淼、朱纪婷医生团队,首次揭示了甲醇精准“攻击”视神经前段的关键机制。

“甲醇在体内代谢产生的甲酸,是真正的‘神经杀手’。”团队成员蔡乃青介绍,甲酸狠毒地破坏了视神经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阻断了细胞内的主要能量载体ATP(三磷酸腺苷)的“生产线”,切断了视神经的能量来源。

视神经中负责中心视力的“乳头黄斑束”纤维,天生“娇贵”,它们最细、代谢最旺盛,却缺乏直接的动脉供血,主要依赖静脉回流,这使得这些纤维对血流变化和能量短缺极度敏感。

正是这些关键的“乳头黄斑束”纤维,集中走行于视神经进入眼球后的前段区域(眶内段前部)。甲酸毒素导致的“能量危机”,再加上可能的局部微循环障碍,视神经前段就成了甲醇中毒的“风暴眼”,首当其冲遭受毁灭性打击。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