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何丹莹
通讯员 袁灏 方奕阳
1996年9月18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了解了“漳州110”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后,提笔写下“人民的保护神”六字感言。因业绩突出,1997年,“漳州110”被国务院授予“人民的110”荣誉称号;2021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29年来,“漳州110”始终牢记“人民的保护神”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把“再快一秒”作为工作目标,把“更快更灵”作为永恒追求,不断推进“漳州110”警务机制的创新与发展,把“人民的110”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举得更高。
“漳州110”是漳州市公安局漳州110支队的简称。“‘漳州110’红袖标不仅是醒目的标识,更是融入血脉的警队传承,象征着人群中安心的守护,诠释着‘人民的保护神’的深刻内涵。”9月18日,漳州市公安局漳州110支队新入队民警凝神肃立,支队长洪森逐一将印有专属编号的红袖标挂在新入队民警的手臂上。简朴而庄重的仪式一直延续至今,增强了每一位新队员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激励队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不忘初心 智慧赋能走好改革之路
“喂,您好!漳州110,请讲。”
“……”
“收到!马上到!”
“漳州110”是基层警务改革的探索者、先行者,1990年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了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功能的有效整合,不断在“快”字上做文章。从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的值班民警“三不脱”制度,到如今接处警5分钟到场率、现场调处率始终保持高位,“漳州110”快速服务人民群众的背后,是勤务机制的不断转型升级。
29年来,“漳州110”从建队之初的7个人3支枪,发展到现在270余名民警辅警,历经多次建制番号变迁和队伍勤务改革,先后实行“接处一体”“巡处一体”“巡指分离”“两区一体”“三警合一”“四警四化”等重大警务改革,全力推动警务效能全面提升,实现打击防控更快更灵、服务保障更优更强。
今年7月17日,第6号台风“韦帕”来势凶猛,漳州市遭遇暴雨到大暴雨,多地出现严重积水。
“水太大了,家里的老人出不来。”当天17时许,“漳州110”接到群众求助,称芗城区南坑街道古塘村道路积水严重,有一名老人被困在家中。民警立即携带救援设备火速赶到现场,只见老人正蜷缩在家中高处,积水已淹至腰部。民警迅速上前,将老人背起,小心翼翼地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漳州群众的口头禅,表达了群众与“漳州110”浓浓的警民鱼水情。(下转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