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吴诗榕
通讯员 杨文婕
“喂,你好,我是某音客服,你的账号开通了先用后付服务,每月会自动扣款,若需取消请按照指令操作!”日前,72岁的福州市民王阿姨就接到了这类冒充客服的诈骗电话。面对突如其来的扣款通知,王阿姨慌张不已,稀里糊涂下听从所谓“客服”的引导进行操作,银行卡内的90余万元积蓄险些被骗。这是怎么回事呢?
介入及时 90余万元未被转出
日前,福州市公安局茶亭派出所通过警银联动机制,接到辖区某银行反映称,一名办理业务的客户疑似正在遭遇诈骗。接报后,民警快速反应,得知该客户已与诈骗分子通话57分钟,民警立即联动反诈中心,将其名下银行账户采取保护性冻结措施,同时赶赴银行。
“今天我接到一个‘客服’电话,说我的抖音、拼多多账号开通了先用后付服务,每月会自动扣费800多元,我一听就着急了,很想取消掉,我年纪大了又搞不懂这些,就按照对方的话去下载软件操作了。”经民警现场核实,诈骗分子以帮忙取消软件自动扣费为幌子,诱导王阿姨下载共享屏幕类软件,王阿姨在诈骗分子电话指导操作下,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都泄露给了对方,直到民警到场劝阻,王阿姨才幡然醒悟,自己已经落入了骗子的圈套。民警立即截断王阿姨与诈骗分子的联系,阻断诈骗流程,并帮助王阿姨修改相关密码,同步开展宣传防范。同时,反诈中心也传来好消息,因止付及时,除一张银行卡内日常零用资金被诈骗分子转出部分,王阿姨名下其他银行卡内共94万元资金均未被转出,成功避免了进一步重大损失,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多亏警察同志及时出手,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我所有的积蓄就都被骗走了!”23日,王阿姨与家人来到茶亭派出所,送上了一面印有“反诈先锋 雷霆出击”的锦旗,对民警的迅速反应和专业处置表达了衷心感谢。
民警解析“骗局”内幕
那么,冒充客服“自动扣款”类的诈骗流程一般是怎样的呢?据民警介绍,首先对方会先构建假象,制造恐慌。“骗子通过冒充常见APP官方客服,利用人们对未知扣费的担忧心理,谎称受害者开通了VIP会员、先用后付等自动扣费项目,若不及时处理将产生影响信用、持续扣费等严重后果,让受害者陷入慌乱,无暇思考进而降低防备,开始配合骗子后续操作。”
民警表示,骗子一般会远程控制,诱导受害者操作。为进一步掌控受害者,骗子会以操作复杂、需要专业协助为由,诱导受害者下载各类带有屏幕共享、远程控制功能的APP。
随后,骗子会实施转移,掏空受害者的钱袋。一旦受害者下载并按照指示操作,骗子就能通过这些软件,在后台实时获取受害者手机屏幕上的信息,包括各类账号密码、验证码等,甚至可以直接操控受害者手机进行网银转账等操作。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自称任何平台客服人员电话、短信,务必在官方APP或官网自行查证。官方客服不会让你提供验证码、银行卡信息、人脸识别等,不要轻易下载陌生APP,更不要共享屏幕或开启远程控制,如已下载,要立即关机断网。如不幸被骗,请保留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