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郭思琪
今年,福州市城管委以“小投入”实现“大民生”,通过数智赋能、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市政设施管养水平,让城市更美丽、更安全、更温暖,为市民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空间焕新颜
今年以来,福州市城管委已完成5处路口“为民办实事”遮阳棚建设,让市民在等待红绿灯时也能拥有“清凉港湾”,有效提升出行舒适度与路口通行效率。此外,持续开展聚龙互通、双湖互通等12座高架桥护栏涂装,已涂装面积约51000平方米。
同时,指导各产权单位开展箱柜设施翻新美化,共翻新、美化箱柜1861台。深入开展城市照明亮化提升行动,消除照明盲区暗点,今年已完成建新中路、国货路、五四路等6个路段后臂灯加亮工作,让市民出行之路更明亮、更安全。
“福州模式”筑牢安全防线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福州市城管委升级打造桥隧生命线管理“福州模式”,实现桥隧设施全覆盖、全过程、全时段监管。在7座跨江大桥安装桥梁健康实时监测系统,实时评估桥梁运营状态;在4座通航大桥安装防撞监测设备,主动检测过往船舶异常行为;在解放大桥安装超限超载监控,采集违规车辆证据。建立桥旁施工监管机制,动态掌握桥旁施工情况;在63处人行地下通道布设视频监控设施和智能化物联感知设备,实现积水提前预警,今年以来累计发出175次预警信号,实现人行通道“零积水”。结合数字城管、福城管小程序及AI识别等,打造“发现—预警—指挥—处置—反馈—评估”闭环管理体系。
精细养护提升管养效能
据悉,福州市推行网格化日常养护,责任到人、界限清晰,以“险情快反、病害快处”为目标,对于12345、数字城管等市民诉求案件,二环路内30分钟、二环路外45分钟到达现场处置,今年以来12345诉求件办理群众满意率达99.97%。
推广应用道路预防性养护、窨井盖快速修复、桥梁“快硬性”材料、路灯断漏电保护等“四新”技术,提升沥青路面40条、人行道30条。试点开展无人机桥梁巡查,有效弥补传统“车巡+人巡”视野狭窄、空间限制等不足。建设市政巡查系统、道路挖掘占用一张图系统,实现设施管理底数清晰、问题明确、处置精准。
福州市通过精细管养市政设施,让城市在细微处彰显温度,让市民在点滴间感受幸福。道路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路灯亮灯率稳定在98%以上、桥梁合格率高达99.8%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福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