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南安大洋村人居环境焕新颜

新铺设沥青路面平整,美丽异木棉绽放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邱一漫 文/图

金秋十月,走进南安市洪濑镇大洋村,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平整宽阔,两侧的美丽异木棉绽放着粉色的花朵,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这个曾经毫不起眼的库区移民村,如今成为泉州市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的典范。

基础设施升级惠民生,村容旧貌换新颜

近日,记者跟随泉州市城管局考评中心来到大洋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沥青路面。“这条路是我们去年完成的‘白改黑’工程,全长1.7公里。”大洋村党支部书记戴卿奕介绍道。

此前村主干道年久失修,破损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加之缺乏排水系统,雨季时常积水,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2023年11月,村“两委”向上级争取资金并自筹80多万元,启动道路改造项目。如今,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村容村貌也得到显著提升,惠及群众4000多人。

漫步村中,记者发现这个村庄已焕然一新。近年来,大洋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先后建成2个公园、4个休闲广场和2座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场所。全村道路硬化率达100%,主干道全部实现绿化、亮化。在裸房整治方面,2019年至今已完成约200座裸房改造,并做好房前屋后硬化、绿化工作。同时,村里还推进了多个自然村的排污渠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优化村民生活环境。

2024年,大洋村紧扣闽浙赣晋南永交通站革命遗址保护,建设了小型乡村公园。同时,福洋溪入口的乡村微景观也已完工,绿化景观令人赏心悦目。今年,大洋村正在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包括1.151公里道路养护铺设沥青罩面、增设100盏路灯等。“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让村民生活更便利、更舒适。”戴卿奕说。

环卫一体化破解“垃圾围村”,机械化作业提升保洁效率

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同时,大洋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得到显著改善和提升。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安市通过科学有序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以及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南安市盈联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洪濑负责人郑金灯介绍,大洋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得益于镇、村、保洁公司三方的密切配合。在各方通力协作下,杂物堆放、污水设施破损等疑难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特别是实施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后,村里淘汰了传统的扫帚清扫方式,引进机械化作业设备,采用吹风机清理落叶和沙尘,使用小型冲水车冲洗路面,使村道保持干净整洁。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洁人员发现基础设施问题会第一时间上报镇、村两级,确保问题及时解决,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据了解,南安市通过统筹城乡环卫工作,建立覆盖全域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服务范围涵盖27个乡镇及426个行政村,实现区域性环卫工作全方位融合,构建起新型环卫管理模式。

“四个一”工作模式显成效

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洪濑镇政府整治办相关负责人王良参介绍,除常态化保洁外,每月定期组织两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动员村干部、志愿者、保洁人员共同清理杂物和建筑垃圾,有效改善镇容镇貌。

在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洪濑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建立“四个一”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工作管理体系,明确镇、村(社区)、中联公司三方责任分工,形成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开展专项提升行动、完善店招店牌登记备案制度等措施,实现环境卫生持续改善和市容管理规范化。通过制定分发《环境卫生倡议书》、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督促商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同时,加强综合执法、环卫作业、日常巡逻三支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此外,重点解决乱搭乱建、乱排乱丢、乱停乱放等顽疾,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针对占道经营、车辆违停等违规现象进行集中治理,有效解决影响镇容环境的“痛点”问题。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