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19名西藏患儿 跨越千里来闽补“心”

他们在福建接受了免费救治,下周将返回家乡

N海都记者

胡婷婷

崭新的书包、有趣的绘本、可爱的玩偶,还有一枚沉甸甸的“小勇士”奖牌……10月23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的病房里暖流涌动,19名来自3000公里外、平均海拔3500米的西藏昌都的先心病患儿,收到了医护人员准备的爱心礼物。此前他们在此接受了免费救治,预计下周即可返回家乡。

今年患儿病情更复杂 最小患儿仅两个多月

“从筛查、转运到安排手术,我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流程模式。”医院执行院长陈杰告诉记者,今年是“爱在昌都 情暖童心”项目开展的第四年,上个月,福建省儿童医院筛查团队专程前往西藏昌都,克服高原反应与语言不通等困难,从1000多名儿童中精准筛选出19名需要手术的先心病患儿。

这批患儿于10月13日抵榕接受救治,沪闽专家共同携手,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17名符合手术指征的孩子已分批接受治疗,包括开胸手术与微创介入手术;另有2名暂时不宜手术的孩子,在多学科会诊后,也在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为后续手术创造时机。

“与往年相比,今年接受的西藏患儿手术更复杂,难度明显增加。”医院心脏外科陈强主任介绍,此次随行患儿中不仅有室间隔缺损1厘米大的两个多月大的婴儿,还有患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心病的患儿,以及一位肺动脉吊带合并长段气管狭窄的7岁女孩。

两个多月大的卓玛(化名)自出生后便气喘不停、吃奶困难,经筛查后发现,她的心脏上有个1厘米大的室间隔缺损且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若拖延治疗,可能发展为心脏衰竭,难以活过婴儿期。闽沪专家凭借丰富的低龄患儿手术经验,顺利为其完成修补手术。“我们真的很幸运。”卓玛的家人向救治她的医生表达心声。

7岁的拉姆(化名)也让人揪心不已,拉姆家住昌都边远地区,经常感冒不见好,跑两步便喘得不行。来到福建筛查后,确诊为心脏肺动脉吊带合并长段气管狭窄。沪闽专家共同为其实施气管狭窄Slide矫治术,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郑义熔还自费为她购买了雾化仪,让她带回西藏家中使用。一台小小的雾化仪,见证了医者仁心跨越山河的牵挂。

人文关怀 让补“心”征程更有温度

这场补“心”之旅,也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温暖。借助“正好小勇士”公益计划,医护人员通过游戏和“勇气勋章”,将令人害怕的手术变为一场孩子们主动参与的“闯关冒险”。

保障同样无微不至。从交通食宿全免费到专人专车的贴心接送,项目彻底解决了家庭的经济顾虑。据悉,本次福建省血液中心也全力保障了项目的临床用血需求。当孩子们返回高原,持续的随访机制随即启动,确保康复之路稳定无忧。

“爱在昌都 情暖童心”项目开展四年来,医疗团队累计筛查超过5000人次,52名患儿重获“心”生。“未来,我们争取持续扩大筛查范围,运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开展远程会诊,让高原患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精准诊断。同时,持续深化技术协作,将先心病救治经验延伸至儿科其他领域,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多力量。”执行院长陈杰说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