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娃阴囊“一边鼓一边空”?

医生提醒:警惕隐睾,别错过最佳治疗期

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何毓慧

给娃洗澡时,斌斌的妈妈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斌斌(化名)的阴囊竟然一边鼓一边空。带娃去体检,检查结果让她心头一紧——孩子的右侧阴囊里,摸不到睾丸!

泉州医生提醒,如果发现娃有隐睾迹象,一定要及时带去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体检摸不到睾丸 小宝宝确诊隐睾

不久前,斌斌的爸妈带着6个月大的儿子,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做体检。医生检查时发现,孩子的右侧阴囊里摸不到睾丸,赶紧建议家长带娃转去儿童泌尿外科进一步检查。

接诊的儿童泌尿外科吴贤龙主治医师先详细询问斌斌的出生情况、之前有没有出现过异常,接着检查孩子的阴囊,右侧确实没摸到睾丸,但在腹股沟区摸到了睾丸样的肿物。随后,医生安排斌斌做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这正是医学上所说的“隐睾”。吴医生告诉斌斌的父亲,这种情况需要尽早手术,不然可能影响孩子后续发育。

幸运的是,斌斌顺利接受了腹腔镜手术,术后第一天就痊愈出院了。

隐睾的危害不小 发现要及时就诊

吴贤龙主治医师介绍,像斌斌这样的情况,在儿科不算少见。正常情况下,男宝在出生前,睾丸会从肚子里的腹膜后慢慢下降到阴囊里,就像种子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可如果睾丸没按时“搬家”,或者只搬了一半,阴囊里少了一侧甚至两侧睾丸,这就是隐睾。

从临床数据来看,大多数隐睾是单侧的,右侧比左侧常见一些;也有10%~25%的情况是双侧隐睾。尤其要注意的是,早产儿出现隐睾的概率会比足月出生的宝宝高很多。

“隐睾的危害可不小,家长千万别不当回事。”吴医生解释,阴囊内的温度比体温低2℃~3℃,这个“低温环境”是精子生成的关键。如果睾丸一直待在不该待的地方(比如腹股沟、腹腔),温度过高就会出问题:双侧隐睾的娃,睾丸上皮会慢慢萎缩,直接影响精子生成,严重的可能导致成年后不育;就算是单侧隐睾,也会“连累”对侧正常的睾丸,影响整体生育能力。除此之外,躲在腹股沟的睾丸位置浅,孩子跑跳、玩耍时很容易被撞到、挤压,造成损伤;隐睾宝宝还可能发生睾丸扭转,要是没及时就医,睾丸可能会坏死。另外,隐睾还可能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心理健康,甚至增加睾丸肿瘤风险。

不过吴医生也提醒,发现娃阴囊“空空”先别慌,有可能不是真的隐睾,而是“回缩性睾丸”——这两种情况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回缩性睾丸的表现也是阴囊一边空或两侧大小不一样,但医生检查时能在腹股沟下方摸到睾丸,还能手动把它拉到阴囊里,松手后它能在阴囊里待5秒以上。这种情况通常不用手术,定期复查观察就行。“关键是家长别自己判断,一定要让专业医生鉴别,避免误判耽误治疗。”

吴医生介绍,隐睾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有些宝宝的睾丸可能在出生后6个月内自己“落”到阴囊里,但一旦超过6个月,自行下降的概率就很小了。理想的手术时间是出生后6~24个月,其中6~12个月做手术,成功率会更高。

不过,根据2024年福建省小儿外科质控中心的统计数据,超过60%的做隐睾手术的宝宝,年龄都在2岁以上——这意味着很多家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治疗越晚,对睾丸功能的影响越大,后续出现不育、肿瘤等问题的风险也会升高。”吴医生强调,如果发现娃有隐睾迹象,一定要及时带娃去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别轻信偏方,也别等着“自己好”,以免耽误治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