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王凯诺 文/图
本应记录幸福瞬间的婚礼跟拍,却成了糟心回忆。近日,南平市民张小姐向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10月初,她花费4000元在南平市建阳区有米摄影工作室订购了婚礼摄像、摄影服务,结果成片出现新人接亲、入场等画面人像不全,以及画面曝光过度等问题。更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摄像团队实际为另一家工作室。张小姐认为遭到欺骗,要求全额退款。因双方协商未果,目前建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
消费者:承诺“都是我拍的”,现场却是第三方
张小姐回忆,5月8日,她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到有米摄影工作室的小雄,咨询婚庆跟拍服务,并选择了朋友的同款套餐。
根据张小姐提供的聊天记录,张小姐询问照片是否小雄拍摄,小雄回复:“都是我拍的。”得到承诺后,张小姐花4000元预订了10月1日的摄影和摄像服务,并支付了2000元定金。
由于是通过微信咨询,双方并未签订书面合同。而有米摄影工作室的派单信息中备注“摄影总监档、摄像总监档”,未指明具体拍摄人员。
10月1日,摄像师与摄影师上门拍摄,张小姐于2日结清尾款。10月24日,小雄向张小姐发送了婚礼视频链接,但其打开后发现视频存在问题:画面曝光过度,部分环节中新娘新郎人像缺失。
张小姐当即要求修改。随后小雄组建了视频修改群,并将张小姐拉入,此时张小姐才发现,该视频实际为第三方——大泽影像团队拍摄。她还发现,10月1日到场的摄影师也非小雄本人,而是一位名叫木木的摄影师,小雄负责后期工作。“没想到存在第三方,完全是层层转手。”张小姐认为遭到欺骗,要求工作室全额退款。
工作室:与第三方为合作关系,可修改至满意为止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联系到小雄。对于张小姐提出的第三方问题,小雄表示:“我们与大泽影像团队属于合作关系,我们团队更侧重摄影,因此需要摄像团队互补。而且当初给张小姐发送的视频样片,也都是大泽团队的作品,她对这些作品也无异议。”
至于摄影师“货不对板”的争议,小雄表示:“摄影师是按档位派的,派单上标注的是总监档,实际派出的也是这一档的摄影师,最起码有两三年拍摄经验。”小雄也坦言,他的档位比总监档高一些,但“我们的拍照风格类型都差不多”。
小雄认为,拍摄流程和内容没问题。“曝光问题可以通过后期调整解决,视频有些环节看起来人像缺失是因为分镜剪辑问题,画面是没有丢失的,有需要都能剪进去。”
小雄提到,事后他们和张小姐沟通此事,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退还500元,同时赠送一份全家福或孕妇照拍摄服务,影像作品则会修改至其满意为止。“但张小姐坚持要求全额退款,这一诉求我们无法接受。后续她若愿意调解,我们也会配合。”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平市建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
律师:私自转包或构成违约
对此,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认为,摄影服务合同一般属于承揽合同,法律规定承揽人应当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若工作室在消费者不知情且未同意的情况下将摄影工作转包给第三方,或构成违约。
此外,摄影服务合同并非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的合同。消费者若与工作室在微信聊天中明确约定了服务内容,可以认定合同主要条款的,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视为已经签订了书面形式的合同。
沈律师建议,若遭遇违约,消费者可以与工作室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一方面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