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平潭版三坊七巷”将修复

平潭启动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重点保护“十境八街”

南北街两侧的红砖建筑将改造升级

N海都记者阙文龙文/图

平潭最古老的老街区——南北街将要大变样。昨日,记者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获悉,实验区城投集团与福建建工集团近日签约了平潭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标志着这个被誉为“平潭版三坊七巷”的南北街正式启动修复改造。该项目总投资11.19亿元,重点保护南北街“十境八街”。

多处文物点将改造升级

平潭南北街地处城关西边,始建于明清时期,是古平潭的商业中心,路面是用一块块石头铺设而成,石板路两旁是红砖老厝。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记忆,作为平潭城区的发源地,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平潭海岛文化的核心承

载地,是平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和文体局相关人士介绍,2018年,平潭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据了解,此次改造项目选址范围内包含:1处省级

文保单位(五福庙)、1处县级文保单位(高诚学故居)、1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分别为:岚城影院、潭城镇天主堂、潭城镇福音堂、五福庙11号商铺、夏致街井、潭城镇后围庙、潭城镇刘尧宸故居、潭城镇观音堂、詹功显宅第、南街四眼井等)。

打造城市会客厅传承“老平潭”记忆

据悉,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范围总面积32.4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2.35公顷,将重点保护南北街“十境八街”的整体空间格局,形成以平潭发展历史脉络为主题,集历史保护、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商业休闲等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

据了解,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将形成“两轴三核四片区”的功能分区,传承“老平潭”记忆。其中,“两轴”包括南北文化体验轴、东西商业

发展轴。“三核”包括南街历史文化核、辕门创意文化核、大路顶文化核。“四片区”包括生活体验区、南部生活居住区、核心文化展示区以及东部商业发展区。

“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建设标志性景观及相关配套设施,最大程度恢复潭城老街的历史文化风貌,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成为平潭的城市会客厅、国际旅游岛的靓丽名片。”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