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在党71年他还在传授红色经典

闽侯96岁高龄的杨运潮,在重温入党誓词时依旧铿锵坚定,至今还在积极发挥余热

忆峥嵘岁月,杨运潮感慨万千

N海都记者汤先增见习记者黄晓玲通讯员 陈秋霞陈堡文/图

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容易,一辈子坚守入党誓词不易。日前,时隔71年重温入党誓词,闽侯96岁高龄的杨运潮依旧铿锵坚定,这段简短而有力的入党誓词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而谈起往昔峥嵘岁月,至今杨运潮仍感慨万千。

成为共产党员是他一生的骄傲

1948年,杨运潮的同乡叶世文以鸿尾小学为基点,召集在福州读书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回鸿尾,在鸿尾小学创立了“岿嵩”读书会。他们以读书会作掩护,在中共福马游击队108特别支队的领导下,于鸿尾村组建了“中共福马108号联

络站”。时年23岁的杨运潮,在同乡的影响下,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秘密组织。

“当时的活动地点在鸿尾小学,只有晚上才能秘密开展活动。”杨运潮说,他们的身份是通讯员,主要工作是为地下党组织秘密传送情报,配合

党组织开展反饥饿、反压迫、反白色恐怖等斗争。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福马108号联络站与中共闽浙赣边区纵队陈光庚支队取得联系,陈光庚支队在鸿尾村成立鸿尾独立营,以鸿尾小学的特殊地理位置为训练场地,招收、组织训练游击队员。当

时,满怀爱国之志的杨运潮又秘密参加了游击队。

“游击队的活动是秘密进行的,而且充满危险,但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了一批特殊可靠的游击队员,大概有30人左右。当时,我们主要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为解放军提供粮食,配合解放

军南下解放福州。”杨运潮告诉记者,能够为家乡的解放出一份力,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记者了解到,因在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福州的过程中表现出色,杨运潮于1950年1月光荣入党,能成为共产党员成了他一生的骄傲。

96岁成孩子们的校外辅导员

新中国成立后,杨运潮的身份从地下党游击队员转变为鸿尾乡第一任乡长。担任鸿尾乡乡长期间,杨运潮牵头兴建鸿尾乡第一座大型水库——榜上水库,基本改变

了鸿尾村靠天吃饭的情况,使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他还牵头修建了金沙水闸工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作非常繁琐,在这个过程中我都坚持用一名共

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满意。”杨运潮告诉记者。

退休后,杨运潮积极发挥余热,义务参与《鸿尾村志》《鸿尾中心小学

校志》编写工作。不久前,鸿尾地下党游击队旧址、鸿尾红色教育基地在鸿尾中心小学举行揭牌仪式,96岁的杨运潮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孩子们的校外辅导员。

“我非常感动,鸿尾能够成立这个红色教育基地,我希望我还能继续贡献老党员的余热,将我的红色故事、党员故事告诉祖国的花朵,让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杨运潮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