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慢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母亲与《病牛》

N施晓宇

患上老年痴呆症的97岁老母,前一分钟还在为65岁的我抱屈,说因她跌伤了腿,卧床不起两个多月,害得我这个长子和我的堂姐成天照顾她,寸步不离,坐困卧室,很是过意不去;后一分钟母亲就说要小解,待我和堂姐费力将母亲从床上抱到移动马桶上,十分钟过去,半小时过去,母亲说是小解完了,其实是一滴尿也没有。这样的瞎折腾,有时母亲在下半夜要导演三次。

躺回床上,睡眼惺忪的母亲和我和姐,三人刚刚喘息平稳,母亲突然说要读陆游的《病牛》,让我去《唐诗三百首》里找。母亲属牛,今年恰好是牛年,母亲说她现在就是这样的一条“病牛”。只有拿起唐诗宋词,母亲似乎头脑会清醒一些,她依然保持手不释卷的习惯,俨然不像个老年痴呆症患者。

我遵命在母亲床头拿起书龄超过“花甲之年”的《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57年版),查找陆游的《病牛》。从头翻到尾,没有。这时我想起陆游乃南宋大诗人,诗作怎可能入选《唐诗三百首》?我被她带到“沟”里了。母亲羞涩地笑了:“不好意思,我记错了。那一定在《绝句三百首》里。”

我又在母亲床头拿起《绝句三百首》,从头翻到尾,仍没有陆游的《病牛》。我知道病中的母亲头脑失忆,便转移话题。我说,陆游真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诗人,你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

句,写得多好:“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还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母亲疲惫地笑说:“我还是要看陆游的《病牛》。”我如实回答说:“没有陆游的《病牛》啊。”母亲毋庸置疑地说:“有,一定有。”

我只好继续翻查,果然找到《病牛》了,在139页,作者却是李纲。李纲是闽北邵武人,抗金名相。早在2008年,出版庆贺邵武建市25周年纪念文集时,就收录我写的赞颂李纲的散文《进退一身关社稷》。所以我知道李纲作有《水调歌头·如意始身退》《水调歌头·太白乃吾祖》,还有《江城子·武夷山里一溪横》……唯独遗漏了这首《病牛》。

诗曰:“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宋绍兴二年(1132年),李纲写这首诗时,已被罢相流放到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四个年头了。太学生陈东等向朝廷上书申冤,希望让李纲官复原职,不料陈东因此被冤杀,李纲处境更加雪上加霜。因此,《病牛》可谓李纲当年不平、愤懑、悲苦心境的真实写照。李纲以病牛抒发自身的晚景凄凉,却也表示他报效祖国、报效苍生的信念不会有丝毫动摇。

我似乎有点明白病中的母亲为何要重温《病牛》,虽母亲人老糊涂,张冠李戴,但她仍能以“病牛”自况,以充满爱国情怀的陆游(实为李纲)为榜样,我还是十分敬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