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政经事·气象 上一版   
下一篇

她想努力为聋哑父母创造美好生活

N海都记者柳小玲文/图

连亮艳 毕业高中:泉港二中高考分数:534分(历史类)录取学校:闽江学院酒店管理专业

连亮艳的父母亲均是聋哑人,在工厂里做工,每月收入微薄,即使加上残疾人补贴及低保,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虽然无法给予女儿正常家庭的氛围,但善良的父母从小就教她做一个善良、乐观的人。他们从未干涉她的学业,坚定地相信女儿能考上好大学。

近日,我们来到了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凤阳村连亮艳家中,她父母很苦恼,目前摆在面前的,还是大学学费的巨大压力,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帮孩子。

残疾父母收入较低省吃俭用维持生活

连亮艳一家住在一栋两层楼的石头房里,房子是爷爷年轻时盖的。她父母亲均是聋哑人,父亲在上小学三年级时,耳朵突然流出许多血,听不见也说不了话,辗转很多地方求医无果。母亲的聋哑则是遗传的。

她的父母总提着一颗心,担忧女儿今后和他们一样说不了话,亮艳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姑妈家,希望她生长在正常家庭里,语言不会出现障碍。看着健康的亮艳,父亲认为当时的决定是对的。

父亲在镇上一家印刷

厂当了多年的印刷工,一个月能领到2000元工资。母亲也在一家工厂当车工,但厂里经常没活,收入不稳定,月收入只有700元。今年76岁的爷爷,早些年在福州打工时摔伤,导致脊柱受损,落下了病根,不能干重活,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一

家四口人,加上残疾人补贴、低保,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点,勉强能度日。

虽然身患残疾,但父母更关注女儿的身心健康。亮艳说,父母只会让她量力而行,从来不会像班上其他同学的家长一样,在乎排名高低,成绩一下降就批评孩子。

跟着父母出门办事充当“翻译”便于交流

女儿马上就要开始上大学,因为无法承担学费、生活费等开支,亮艳的父母很是苦恼。

好在,他们养了一个积极乐观、乖巧懂事的女儿。亮艳长得瘦瘦高高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路上遇到长辈时,总会主动打招呼聊几句。今年,

凤阳村委会的暑期夏令营准备开班时,充满爱心的亮艳看到消息立即联系报名当志愿者。

有一对聋哑的父母亲,亮艳承认,小时候不懂事时,曾有过埋怨的情绪。随着年纪渐长,她渐渐懂得父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不容易,尤其是被人冷

眼相看时的心酸。所以,亮艳放学回家后经常抢着干家务活,平时认真努力学习,不乱花钱。父母出门买东西或看病,她就得跟着当“翻译”,帮忙结账。

这次高考,亮艳发挥了正常水平,成绩位列年段十几名。她很喜欢历史,本来想当一名历史老师,

但高考录取时被调剂到酒店管理专业,她想上大学后努力学习,争取转专业的机会。

马上要开始人生中的新篇章了,亮艳说,她会珍惜这样的机会,毕业后一定努力赚钱,通过自己的双手,为聋哑的父母创造美好生活。

□申请条件

1.今年高考公办院校本科录取新生,考上本科线的学生,品行端正、家庭贫困的学生都可以和我们联系。其中,孤儿,贫困残疾人、单亲家庭,城乡低保户,特困职工家庭,遇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致生活困难家庭,优先帮助。

2.没有获得其他奖学金、助学金资助。3.遵纪守法,勤奋好学,品行优良。

□资助方式

1.资助学费。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子,按照一年5000元的学费标准,每年暑假时汇入学子的个人账户,通常为4年(若中途资助人经济发生困难,或学子有能力自己筹到学费,可停止资助)。

2.泉州市委统战部(侨办)牵头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民宗局、工商联、侨联、新阶联、留联,继续开展“同心助学松柏成才”行动,2021年拟筹集100万元,资助全市200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进一步助力海都助学。

3.资助生活费。不限额度、不限笔数,一次性给学子部分生活补助。但每位学子获得的生活费总额不超过2000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