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喉咙“被锁住”男子长期无法进食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很痛苦,生活质量极差;现在通过腹腔镜手术,既能解决贲门狭窄,又可防止食物反流

N海都记者林宝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对于福州的张明(化名)来说,吃饭却是件异常痛苦的事情。近十年来,他的喉咙“像被锁住一样”,食物堆积在食管,很难下到胃里去,而且还很容易反流。长期以来,他只能吃些流食,身体暴瘦。

到医院检诊后,医生发现,张明的病因竟出在贲门,他患了很少见的“贲门失弛缓症”。据悉,这种病的发病率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一,患者非常痛苦,生活质量极差。

中年大叔吞不下东西十年瘦了40多斤

张明今年47岁,进食困难已近十年了,吞不下东西,一顿饭要吃个把小时,长期以来,都只能吃流食,喝些汤汤水水,体重由原来的140多斤减到100斤。有时好不容易把食物吃下去了,不久就反流出来,为此,他晚上不能

平躺睡觉,长期休息不好,整个人状态很差。

张明去过数家三甲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是他食管里的贲门出了问题,食物下不到胃里。多年来,张明吃了很多药,还做了胃镜等治疗,但病情一直反反复复,特

别是今年以来,进食更加困难,吃流食都困难了,“有时喝几口水都想吐”。

日前,张明前往福建医大附一医院16区胃肠外科陈绍勤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就诊,通过一系列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中重度)。

发病率十万分之一贲门失灵很少见

“贲门是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就像是食管和胃部之间的一扇门,控制着食物进入胃里。”附一医院胃肠外科陈绍勤主任医师介绍说,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贲门部肌肉功能出现障碍,持续收缩痉挛的贲门部肌肉如同“金箍”一般束缚着患者的食管,吃进去的食物堆在食管里,不容易进入胃里面。

陈主任介绍,贲门失弛

缓症很少见,发病率大约十万分之一。患者有饥饿感、有食欲、老想吃,但吃几口就要吐,很痛苦,时间长了会引起营养不良。同时,食物反流还带来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很差。

一般情况下,贲门失弛缓症首先可采取内科病治疗,通过正规的药物和内镜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取得

较好的效果。比如,少食多餐、饮食细嚼,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饮食;对精神紧张者可加用心理治疗;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加用缓解贲门肌肉痉挛的药物。

但是,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药物和内镜治疗后往往容易复发,当多次复发、内镜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解决吞咽困难防止食物反流

“贲门失弛缓症,就是贲门的肌肉痉挛收缩导致贲门狭窄引起的,贲门那里是一圈绕着管壁的环形肌肉,手术就是把这层环形肌肉切断。”陈绍勤主任医师介绍,目前,腹腔镜下Heller手术(贲门肌肉纵行切开)是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但是,贲门本身就是

人体控制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的装置,贲门正常的收缩可以防止胃食管反流。手术把贲门肌肉切断,虽然解决了贲门痉挛的问题,但却带来贲门松弛反流的并发症。对此,专家们又想了一个办法——将贲门肌肉切开后,重建一个His角(His角,就是胃底与贲门的一个折角),并将胃底折叠,

从而避免手术带来的胃食管反流。

根据张明的情况,附一医院胃肠外科团队为他制定了全腹腔镜下Heller-Dor手术的治疗方案,既解决了贲门狭窄、吞咽困难的问题,也防止了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手术很成功,术后,张明进食明显改善,也没出现食物反流的情况。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