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与病毒较量核酸检测中的“泉一”力量

泉州市城市检测基地承担泉州地区核酸检测任务,可满足3万份/天的检测需求

检验科人员给样品加模板

检验科人员进行核酸提取

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万馨璟文/图

“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们就开始与病毒赛跑,用最快的速度把病毒揪出,避免发生扩散!”泉州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张志珊说道。

9月10日,莆田发生疫情后,泉州市第一医院闻令而动,组成一支支核酸采样应急队,奔赴莆田、泉港等抗疫一线。而在抗疫后方,泉州市城市检测基地内,泉州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的50名核酸检测人员,每天马不停蹄地检测来自泉州各个地区的核酸样本,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组建核酸检测党员先锋队日检测至少上万份标本

一线的医务人员为群众采集完核酸,大量样本送往何处?又由谁来检测?答案,就藏在泉州市城市检测基地。

9月24日傍晚,记者走进位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的泉州市城市检测基地。接收标本、拆包、核收、提取、扩增、数据分析……基地里,核酸检测人员正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快速而有序地检测一份份核酸样本。就在前一晚,检测人员

刚完成泉州各个地区送来的8000份样本。

“泉州一院检验科党支部共有党员25名,党支部坚决贯彻上级和院党委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部署,第一时间组建核酸检测党员先锋队。”张志珊主任介绍,在先锋队的带领下,50名核酸检验人员不仅要承担医院日常的检测工作,还要日检测至少上万份

核酸标本。

虽然工作量巨大,但整个团队团结协作,大伙常常抢着干活,有时候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比如核酸提取,人工加样最是耗费精力,检测人员每天至少抬臂千次,第二天常常抬不起手臂;检测时要穿防护服,为节省时间,他们不敢喝水,尽可能减少上厕所,提高效率。为尽快揪出病毒,检测人员持续高强度作业,最高峰时,12小时就完成了15000多份标本检测!

满足3万份/天的检测需求每一份标本都能溯源

去年10月27日,泉州市城市检测基地动工建设,12月9日主体完工进入调试阶段,12月20日正式进入试运行状态。项目采用智慧物联网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管理、运行、调试。基地总建筑面积1180㎡,其中,核心实验区面积520㎡,按照加强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建设,包括试剂准备区、标本拆包区、标本提取区、扩增区和高压灭菌区。目前可满足3万份/天标本的检测需求。

“9月11日以来,基地承担了泉港、晋江、安溪、丰泽、鲤城、南安、德化等泉州地区的核酸样本检测任务,最高峰时一天检测了26000份标本。”张志珊主任介绍,为保障基地的高效运转,基地已进行了多次演练。针对标本量大核收易出错,一些外来标本条码与实验室软件不兼容等问题,基地自编小程序,不断优化流程,逐个击破。如今,进入基地的每一份标本都能够溯源,从而保障了检测的准确性。

据悉,2020年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成为福建省首批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是泉州市率先开展新冠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团队的骨干成员不仅承担核酸基地的检测工作,根据市卫健委和市临检质量控制中心的安排,还承担指导基层PCR实验室建设,培训基层核酸检测人员的任务,弥补了泉州市基层核酸检测实验室硬件和技术人员短缺的不足,为大规模核酸检测储备队伍。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