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依伯穿新跑鞋爬鼓山崴了脚

医生表示,他崴脚与鞋子有很大关系,还好并无大碍;老年人关节活动性降低,走路的步幅、步频与年轻人不一样,选鞋要注意四原则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昨日是重阳节,登高望远。前几天,福州的老陈邀了几个好朋友,穿着儿子送的新跑鞋,兴致勃勃地去爬鼓山。可没走多久,他就崴了脚!幸好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并无大碍,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

医生表示,老陈崴脚与他脚上的鞋子有很大关系。老年人关节活动性降低,走路的步幅、步频都与年轻人不一样,需要有适合他们特点的鞋子,对预防跌倒大有帮助。

老年人鞋不合适会增加摔倒概率

崴脚后,老陈被朋友们送到省级机关医院就诊。防跌门诊的杨晟兴主治医师给老陈拍了片,排除了骨折,建议佩戴踝关节护具,注意休息。“换掉这双价格不菲的新鞋,然后定期进行一定的踝关节康复训练。”杨医生提醒。

对于要换掉老爷子脚上新鞋的建议,老陈的儿子大惑不解:“这可是今年最新款的跑鞋,很多运动员都在穿,别说走路

了,就是跑步起来都觉得省力不少,怎么就不能穿了呢?”

杨医生解释道,老陈脚上的这双鞋,的确是一双不错的跑鞋,轻便,软弹,但正如不同类型的运动对鞋子有着不同的要求一样(有篮球鞋、跑步鞋、羽毛球鞋等),老年人在日常活动和户外锻炼时,对鞋也有着他们自己的要求。“选择了不合适的鞋,会增加老年人摔倒的概率。”

给长辈选“防跌”鞋要注意这四原则

杨医生表示,所谓“人老脚先老”,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退化,肌肉、关节、韧带,包括反应等均较前退化、减弱,相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具有步幅变小、步频减慢、关节活动性降低、双足支撑时间延长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建议给中老年人买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软硬需适中不宜选太厚

鞋子软硬需适中,鞋底不宜选太厚。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鞋底又厚又软穿起来更舒服。但这类鞋,不适合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本体感觉及平衡能力较差,太软的鞋底和太厚的鞋底,都会降低老年人对地面情况的感受,让身体无法及时作出调整。而且鞋底太软或太厚,鞋子会有“不稳定”状态,穿着这类鞋,需要更多、更强的肌肉力量来维持踝关节的稳定,增加了关节的负荷,下肢肌肉更易疲劳,也增加了受伤的概率。

建议:软硬适中的鞋更合适,“韧”一些的脚感,更适合老年人,也让他们踩起来更稳,不会出现“摇晃”,避免跌倒。

鞋面舒适长短合适

鞋面穿着要舒适,长短合适更重要。老年人的血液回流不如年轻人快,行走后脚更容易出现肿胀,一双适合老年人的鞋,需要让脚趾在鞋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脚趾与鞋头之间应有1~1.5cm的活动空间,这样,老年人长时间行走后不容易出现足部不适。而试鞋的时间选择傍晚为宜,而不是刚起床的清晨。

建议:鞋面的材料软硬合适,有一定的包裹感,能较好地起到对足部的保护作用。

中段不太硬不可“拧麻花”

中段硬度需适中,不可轻易“拧麻花”。有一些鞋子广告,将鞋轻易地弯折,甚至“拧成麻花”,以此来宣传鞋的柔软、舒适。其实,这样的鞋,往往充满了“安全隐患”。老年人的鞋,的确需要有良好的抗扭转能力,即中段需要有一定的硬度,提供稳定支撑和平衡性,在受到外力或者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双脚不至于失去稳定,对足底、脚踝都是一个重要的保护。

但如果鞋的中段过于硬,也影响了足部对地面的感知,是不可取的。现在很多跑鞋,在前脚掌及中段覆盖了碳纤维板,加强了抗扭转可能,但是整双鞋难以弯折,也降低了足部对地面的感知,对于老年人来说,增加了跌倒的风险。所以说,这类碳板跑鞋并不那么适合老年人。

建议:试鞋的时候,可以尝试对鞋子进行扭转,如果完全拧不动或轻易就能“拧成麻花”,都不可取。

鞋底花纹清晰橡胶底更防滑

鞋底花纹要清晰,外底防滑才放心。一双合适的防滑鞋,鞋外底的纹理要清晰,多样性的花纹尤其适合户外活动,它能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避免打滑。同样的,更宽的鞋底面积也能增加摩擦,增加整双鞋的稳定性,起到防滑的作用。

建议:相对于牛筋底,橡胶鞋底更防滑。另外,牛筋底在冬天时会变得坚硬,容易打滑,不适合作为老年人用鞋的鞋底。

除了上面的四条原则,如果老人手部活动不灵活,绑鞋带有诸多不便,可以选择粘扣式或“一脚蹬”的鞋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