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群体,消
为剧本杀主要
专家呼吁应分级管理未成年人 ,规范监管
N海都记者林星宇余弘妍
近日,21岁男生玩剧本杀“走火入魔”,甚至对母亲说出“我要杀了你”一事登上热搜。而后媒体发声评论,一时间将剧本杀推向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剧本杀火爆背后的成因和此行业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
海都记者采访发现,为了吸引顾客,部分剧本杀在宣传以及游戏的过程中,存在“恐怖”“血腥”等元素,而未成年人是剧本杀的主要消费群体。由于目前国家并未对此行业作出明确规范,行业监管存在漏洞,安全问题、剧本内容问题突出,不免引人担忧。
走访:未成年人是主要客群
何为剧本杀?它是一种主要通过不同的场景剧本,参与者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进行推理谋杀之谜的新型社交娱乐方式。作为新兴行业,剧本杀增速迅猛,据数据显示,仅2021年上半年,剧本杀实体店数量已超4.5万家。
记者走访了位于福州王庄附近的多家门店,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百分之五十的客户群体来自于初高中生,他们对于‘剧本杀’的热情程度较高。”
小君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在同学的邀请下,她第一次参加了剧本杀中“恐怖”主题的情景内容。“之前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中途会有真人扮演者出现,着实被吓到了,当晚就做了噩梦。”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后,小君仍会与同学不时相邀,她说:“有了第一次经验后,我会选择较为轻松的‘欢乐温情’主题的内容,整个过程娱乐性强,还有另外一些‘家国情怀’主题的内容,对于自己夯实历史记忆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店家:会“温馨提示”但不会完全禁止
走访过程中,名为“酒本”的剧本类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店家向记者介绍:“所谓酒本,就是玩家在特定的场景和条件下,要喝一定数量的酒,属于剧本杀的特殊玩法。”记者问到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参与,多数店家表示,不建议未成年人饮酒,但并不会完全禁止未成年人参与。
对于“恐怖本”,商家都会提前告知玩家所选剧本的性质,根据玩家的需求作一些调整,如“天使模式”:取消真人吓人的环节,减少一些恐怖道具的摆放等。不过店家通常都不建议未成年人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玩家参与“恐怖本”。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年龄分级时,商家表示目前没有,但在接待客人时通常会提前告知剧本杀的难度或是包含的一些元素。
业内人士:剧本类型多样化
业内人士魏先生表示,剧本杀的类型多样,除了“恐怖悬疑”“温情欢乐”“古风情感”等题材的剧本供玩家选择外,近两年,也有不少“红色剧本”,为年轻一代学习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新的思路。
魏先生介绍说:“年轻化、潮流化的沉浸式教育场景深受年轻人喜爱,游戏之前玩家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游戏过程中有答题环节让玩家了解历史知识。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内就有这样的红色主题剧本,玩家在《孤城》《兵临城下》等剧本中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岁月的苦难与辉煌。”
魏先生表示,剧本杀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一套完整的追责和保障制度。只有具备对盗版店铺、擦边球内容的处理解决机制,才能在行业中自查自纠,才能让更多优秀的剧本呈现在大众面前;另外从业人员也应该做好对未成年人的劝返工作,在相关规定未制定出来前,自行对一些剧本分级。
剧本杀行业待规范需多部门联合监管
据了解,剧本杀店在市场监督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后就可开营,其涉及的餐饮、卫生、消防问题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但目前暂无明确的主管部门。
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剧本杀开在写字楼中或是小区内,部分店家为增强“沉浸式”体验,采用隔断打造、光线昏暗的装修,在密闭、狭小空间里,大量使用灯光、音响等电器设备,以及布幡、塑料等可燃装饰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部分剧本杀店提供餐饮服务,但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记者在店内墙上并未看到。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剧本杀作为新兴娱乐方式还未确定主管部门,而每个部门分管不同的领域,目前需多部门联合监管。
记者同时采访了心理咨询师贺梦园,她表示,剧本杀作者要正确把握剧本内容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剧本杀是一种新型的年轻人社交方式,但若是长期沉浸于其中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贺梦园告诉记者:“若未成年人有焦虑抑郁的特质,在情绪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容易被这种虚拟成就感、刺激感所吸引。”同时她呼吁,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剧本应该做到年龄分级,更要制定明确的行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