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郑旭 马俊杰文/图
在过去,谈起荆溪,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这是福州城郊的一座小镇”,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连接闽侯县城和福州城区的镇,一直默默无闻,并不是很起眼。
今年1月,《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敲定,荆溪镇被纳入中心城区的整体规划中,绕城高速、三环路、京福铁路、外福铁路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软件园、地铁塔前停车场等大型项目纷纷落户。荆溪正通过融入福州都市圈发展,围绕“四轴六区”的规划结构,通过城区和乡村两地协同发展,打造一座宜居、宜游、宜产的山水新城。
从地铁到道路荆溪更“通”了
2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荆溪镇荆溪大道旁的福州地铁5号线塔前停车场工地,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了解,地铁5号线全长约27.71公里,沿途设车站20座,途经荆溪新城、金山片区、义序片区等组团,连接海峡奥体中心、福州火车南站等重要节点。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5号线的建设将有利于荆溪与福
州主城区的互融互通,促进荆溪新城的发展。
“从前我们荆溪定位为城郊发展,因为路网的局限性,荆溪的发展比较区块化,没有很好地连在一起。”荆溪镇党委书记陈世国介绍,要想实现荆溪的一体化发展,就要先在路网建设上下功夫,荆溪西邻闽侯县城,东又连接台江、鼓楼、仓山,区位优势
明显。目前,荆溪已形成了“三轴”的交通格局,由于江滨路、荆溪大道、洪甘路的提升改造和建设,让荆溪镇成为连接闽侯县城和福州城区的“中心枢纽”。其中,作为门面的荆溪大道沿街市政绿化带提升改造工程已正式启动,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可全面完工。
陈世国告诉记者,荆溪
若要融入福州大都市圈的发展,教育、医疗、产业等工程的建设必不可少。目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教师进修校附属中学等一批教育、医疗项目已落地开发。荆溪镇正立足现有文化产业,挖掘滨江经济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多功能融合的魅力沿江生态发展带。
温泉特色下的“山水之城”
荆溪地理跨度大,全镇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总面积11.69万亩,此外还有近3万亩的耕地面积,拥有丰富的绿色产业资源。
位于荆溪镇光明村的凤翔温泉度假村,是荆溪镇近年来着力引进打造的温泉度假村。据了解,荆溪光明村自古以来就有汤屋,地下有天然的泉眼,具有得天独厚的温泉开发条件。荆溪凤翔首邑温泉度假村2018年对外营业,占地达65亩,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度假村温泉部总监赵玄介绍,在疫情发生前,度假村每年客流量最高可达36万人次,以福州周边的客人以及省内的旅行团为主。
度假村的建立对于周边房地产的开发和人员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赵玄告诉记者,度假村内200多名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来自荆溪本地,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荆溪镇也在以温泉度假村为核心,打造以商务温泉为主题的光明温泉旅游度假暨城市物流产业园区。
此外,陈世国还表示,荆溪镇近年来还在大力发展特色乡村风貌区。通过立足乡村文化和自然人文资源,以两个景观带(龙山路、112县道景观带)、三个美丽乡村示范区(仁洲村、关中村、桃田村)为建设核心,着力突出村居特色,结合关中村金鱼、关西村驿道、仁洲村线面、六垱村青红酒等产业要素,打造福禄寿喜文旅IP,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