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双11”来了

中消协发布“避坑”指南

每年的“双11”电商购物节,各大平台总是打着诱人的“特惠促销”“百万补贴”“满减优惠”“限时秒杀”等口号,大幅度的优惠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优惠背后也有不少套路,消费者需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

中消协4日发布“双11”六大消费提示。

提示一:不可迷信“低价”。根据中消协多年来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

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是全年最贵。

提示二:留心商家促销规则。消费者要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

提示三:谨慎囤货避免浪费。

提示四: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可举报。

提示五:直播购物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

提示六:了解商家发货及退换货政策。

(新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