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林宝珍)“我是比较幸运的,非常感恩!”在本省某“双一流”高校上大一的小王(化名),去年在省立医院完成肾移植手术,他恢复得很好,不仅重回校园,今年还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据介绍,小王是在高三时一次重感冒后发现肾病的,病情发展迅速,肾功能急剧下降,他一边接受辅助透析治疗,一边继续准备高考。去年,小王考上了一所大学,但好强的他并不满意。当时,疾病加高考失意,他和父母都陷入了阴霾和痛苦中。
为了孩子的将来,父母决定给小王换肾,并把这个意图告诉了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的叶烈夫主任。幸运的是,叶主任的团队为小王找到了合适的供体。
小王的肾移植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换肾后的他,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精细呵护下,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并逐渐脱离了透析。重新获得健康的他,决心复读并再次备战高考。今年夏天,小王以优异的成绩被心仪的高校录取。
据介绍,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于1985年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省内首批开展移植手术的综合性单位之一,创造并保持着受者脏器长期健康存活的记录。在经历了捐献途径转型发展后,该团队于2021年3月重启肾移植,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截至目前,已完成逾50例肾移植手术,见证了这些患者的幸福重生。
10月12日,又有两名终末期尿毒症肾衰女患者,幸运地与一名因患脑癌离世的18岁少女捐献的一对肾匹配成功,并在省立医院顺利地完成了肾移植手术。
□医生提醒
肾病高危人群 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肾功能
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其中大约1%的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尿毒症。
对此,叶烈夫教授提醒,伴随现代生活而来的快节奏,越来越强的工作生活压力,以及不合理的饮食作息等,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杀手”时刻都在慢性侵蚀着肾脏健康,致终末肾衰尿毒症的患者日益增多。大多数肾脏病早期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有近一半的尿毒症患者在初诊时才发现,但为时晚矣。
现如今,尿毒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除了常见的多种慢性肾病以及先天性的肾脏损伤因素外,还有越来越多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综合性疾病导致的慢性肾脏功能损害,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这点需要引起格外重视,危害因素要早防早治。同时,发现肾脏疾病也要尽早处理。
因此,定期查体是早期发现肾脏病的最佳方法。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衰竭家族史等患肾病的风险,或者年龄超过60岁,每年做一次肾脏疾病检查很重要。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血压、血糖的监测、尿常规、生化肾功能及肾脏彩超或C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