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琦 梁展豪 文/图
自11月17日起,福州部分餐厅恢复了堂食,一些景区、公园也都陆续开放。昨天是福州“苏醒”后的第一个周末,记者走访了福州的部分公园和博物馆,感受城市复苏的“烟火气”。
趁天气晴朗 带娃出门放松心情
19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鼓楼区三坊七巷,街区内的人流量相较于前几日明显多了起来,市民们有序地在街区入口处扫码测温,保安也耐心地提醒每一位市民戴好口罩。街区内的店铺陆陆续续都恢复了营业,给街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顾客们站在店铺前排队购买自己喜欢的食物和商品,每位店员的口罩下也隐约可见开心的笑容。
“天气好,我带着家人出来逛逛,店铺都开了,就给孩子买一些喜欢的东西。”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就住在附近,以前有空时,常会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
临近中午,在西湖公园里泛舟的人有不少,还有游客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在湖边,感受着暖阳,其中,有不少是大人带着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吴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孩子们在家憋坏了,趁天气晴朗,就都喊上了朋友带孩子来公园放松。同时,湖边还有小家庭带着野餐垫,摆上自己做的食物,在微风中享受这闲暇的时刻。
在家学的书本知识 到博物馆感受实物
上午11点,记者来到福建博物院,经过出示健康码、测温等流程后,记者进入了馆内。记者发现,每个展览区都有游客在观展。
“疫情期间在家看了不少福建古代文物的书籍资料,所以博物馆开放后,就趁着周末过来看展。”正在“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览区看展的章女士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福建省自然馆,此时恰逢一对母子进馆参观,孩子看到硕大的恐龙模型后,发出了“哇”的惊讶声。
“疫情期间孩子都在家,我就给他安排浏览了一些恐龙方面的书籍,今天就想着带他出来看看实物。”黄女士告诉记者,福建省自然馆中有不少的恐龙骨架以及恐龙模型,是孩子学习恐龙知识的好去处。
不过,记者也提醒广大市民:当前疫情防控尚未结束,还不能掉以轻心,在人多的地方需佩戴好口罩、保持距离。在公园内游览时,尽量减少近距离接触,同时不要随地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