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水上看泉州 夜游世遗城”即将运行

该项目备受市民关注,泉州市人大代表林配宗建议,规划好水上旅行线路,重现宋元文化

“夏竹”号正在晋江江面上试运行(部门供图)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近期,“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项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两会期间,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泉州市人大代表林配宗也关注到此项目,向大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该项目当前正在开展游船试航检验、码头建设、航道水域清理等工作。

【走访】 乘游船,开启一场自由浪漫的梦幻巡游

记者了解到,“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项目范围是以后诸码头为起始点,沿晋江至金鸡水闸下九日山,沿洛阳江至洛阳桥头,包括泉州湾区、崇武、山霞、石湖等在内的海上观光部分。其中,一期范围分为两条线路,后诸码头到第九码头作为连接古城新区的线路,后诸码头到石湖码头作为体验海丝商贸的线路;二期拓展至晋江浮桥的接官亭和泉州湾崇武古城;三期延伸至金鸡水闸及整个泉州湾区。

日前,“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项目的工作船“夏竹”号从泉州渔人码头出发,在晋江江面开启了一场自由而浪漫的梦幻巡游。坐在游船上,由现代化新城驶入深厚底蕴的古城,再奔向泉州湾,沿岸可见码头、世遗点、自然景观、现代化景色,以及美山渡、文兴渡、虫埔民俗村等。而到了夜晚,华灯初上,晋江、洛阳江两岸陆续上演绝佳的夜景灯光秀。这两日,经过田安大桥的市民朋友就会发现,田安大桥亮起了灯光秀,璀璨浪漫的夜景格外夺目光彩,惊艳了整座泉州城。

【部门】 部分夜景工程,争取春节前试点亮灯

泉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泉州海事局、水利局等部门指导下,上月下旬,项目试运营工作船就已顺利抵泉,完成试运行线路试航工作。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游船试航检验、码头规划建设以及河道清淤、航道水域清理、两岸环境整治等工作。

作为“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中,部分展示面也将争取春节前试点亮灯。夜景提升以“光明之城 活力泉州”为主题,以两江四岸为载体分段分主题打造夜景,将“世遗文化”“非遗艺术”“泉州精神”作为夜游主线,讲述泉州故事。目前,田安大桥、东海大厦、泰禾广场等部分夜景工程已率先亮灯。这两日,施工单位正在对洛阳江大桥、东海片区的泉州一中、晋光小学、门第小区等,加班加点进行改造提升。

据悉,该项目立足“海丝名城”高度,在“海丝泉州、世遗船说”总体定位之下,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典范项目”“世遗城市形象展示窗口”“人民美好生活民生工程”三个功能,以游船为载体,围绕世遗故事重拾海洋贸易之路,去体验、去感知千年前“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

【代表建议】 引入福船元素的游船,重现宋元文化

泉州市人大代表林配宗建议,泉州正全力打造的“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项目,应结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世界遗产在泉州沿海全线看泉州。他认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22处代表性古迹及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

因此,他建议“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应充分利用岸线上的宋元文化,北接湄洲岛,南连金门岛。另外,要规划水上旅游线路,重现宋元文化,观光旅游船应具宋元特色,把国家级非遗福船水密隔仓传承技艺运用其中,建造木质福船、宋船为观光旅游船。“还可增加海上垂钓、海上民俗朝拜、海上渔民生活起居习惯等生活场景类的体验项目,感受老一辈渔民的海上生活状态,并将路线延伸到崇武古城、石狮港口等,让整个项目更具深度,更加丰富多彩。”林配宗说道。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