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800余米道路,手中垃圾‘无处可去’”追踪

为景区美观而“退箱”?

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物业回复,不存在这种情况,均按照前期规划设置

海都讯(记者 梁展豪)近日,海都报刊发了福州市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沿路很难找到果皮箱的报道(详见本报1月29日A06版)。报道发出后,不少市民表示,通常道路上都设有可以投放垃圾的果皮箱,而烟台山街区作为新开街的商业中心,景区改造中是否存在为了美观而“退箱”的情况?

“退箱”指的是果皮箱“撤箱退路”,该做法在国内已不是新鲜事。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11月,贵州省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就取消了果皮箱,给进入景区的游客发放清洁袋。无独有偶,为了保护“世遗”景观的整体美观,苏州拙政园里的果皮箱也从140余对减少至23对。多地景区除了为景观“撤箱退路”外,也希望借此倡议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随手带走垃圾,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那么,烟台山商业街区是否也采取了“退箱”的做法?记者采访了福州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的物业管理方——烟台山仓前九里物业服务中心。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烟台山商业街区项目启动改造时,街区一侧的仓前路上就没有设置果皮箱,现今街区的果皮箱是按照前期规划设置的,不存在“退箱”的情况。“市民游客可将垃圾投放至街区内的果皮箱中。”

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景区的红线范围至一侧的仓前路盲道为止,其余属于市政道路,待相关部门完成相关招投标事宜后,沿路很难找到果皮箱的现象将得到解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